中国佛教心性论是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思想旨趣最为契合之点,也是中国佛教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佛教哲学思想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本文著重就形成这种契合的文化根据和历史根据作一纵向横向结合的论述,以求教於方家。
佛教哲学思想主要是倡导内在超越的一种宗教文化,是重视人的主体性思维的宗教哲学。他与同样高扬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的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在文化旨趣上有著共同之处。内在超越和主体思维离不开心性修养,佛教与儒道两家都具有鲜明的心性旨趣,因而心性论逐渐成了佛教哲学与中国固有哲学的主要契合点。这种契合对於佛教及其哲学在中国的命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契合具有深厚的文化根据。
中国固有哲学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是什麽呢?简而言之,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儒家历来津津乐道如何成为君子、贤人、圣人,道家热衷於追求成为神人、至人、真人。儒家强调成就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则注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