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许慎的《说文解字》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 二者的意思完全一样。在中国古代,最早将“诚”与“信”连用的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他提出:“中情信诚则名誉美矣”(《管子·形势解》); “贤者诚信以仁之”(《管子·势》);明确提出:“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认为诚信是凝聚人心、使天下人团结一致的精神基础。
齐国的诚信思想自管仲开始,一以贯之,蔚为传统。贤相晏婴认为大臣“有信于诸侯”是忠诚于君主的“事君之道”;认为“诚信于朋友”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他还指出说话态度真诚,“与言信”,是君主获取臣下支持、拥护的重要条件。齐国兵家孙武,则把“信”作为选拔将帅的“五德”之一;孙膑则更深刻的认识到:“素信者昌”,“将者,不可以不信,不信则令不行,……故信者,兵之足也”,把将帅是否对部下诚实守信,看作是战争胜败的关键;曾来稷下学宫讲学的儒学大师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不仅把诚信视作自然规律,而且还把诚信当作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的另一儒家大师荀子更是创造性的发展了孟子“诚”的思想,将“诚信”这一道德概念的内涵扩展到政治领域。他说:“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诚信如神,夸诞逐魂”(《荀子·致士》)。意思是说,执政者诚实守信,往往可以产生神奇的效果,整个社会也稳定祥和;而如果执政者自身喜欢弄虚作假,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于一片混乱。应该说,齐国政治家、思想家这些关于诚信的精辟论述与深刻见解,在当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仍值得努力学习、认真借鉴。
齐国人不仅有较多关于诚信的论述,而且有很多诚信的实践。最典型的莫过于管仲劝齐桓公信守诺言,真诚对待邻国,进而创建春秋霸业的事例。公元前681年,齐桓公采纳管仲之谋,与鲁庄公盟于柯地(齐邑,今山东阳谷东阿故城)。会盟时,鲁国司马曹沫(即长勺之战中的曹刿)手持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退还齐国侵占鲁国的汶阳之地。齐桓公答应了。事后,齐桓公十分后悔,想不归还鲁国的土地并借机伐鲁,杀死侮辱自己的曹沫。管仲说:“答应了他又失信杀掉他,满足一时小小的快意,而在诸侯面前背弃信用,会失去天下的支持,不能这么干。”于是,齐桓公就把土地还给了鲁国。柯地会盟,使齐桓公诚信仁义的名声大振,各国诸侯听到这件事,都十分敬服齐桓公,纷纷与齐结盟。从此,齐桓公开始称霸。由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知道,齐国称霸,主要不是靠通过与中原诸侯战争杀伐的手段取得的,而是靠诚信,靠和平外交,靠扶危济困,靠仁义得来的。
齐国人不仅有诚信的言论、行为,而且还有规范、引导人民恪守诚信的法律和政策。《管子·乘马》曰:“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士、农、工、商四大职业集团提出了明确的职业道德要求,认为诚信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只有各行各业都诚信务实,才会形成正常的社会秩序。另外,管仲还主张“以富诚信仁义之士”(《管子·揆度》),强调国家要积极营造诚信致富的环境,大力推行让诚信之人获得利益的政策,把人民的诚信与其物质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引导人民自觉、自愿的去履行诚信之德。
综上所述,齐文化中的诚信内容极为丰富,有理论,有实践,有法律和政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弘扬齐文化的诚信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诚信报国,诚信待人,诚信经营,诚信工作,赋予古老的诚信更多、更新、更美好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