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叶勤
在一切生命现象中,死亡是最能引发形而上思考的。正如《庄子·知北游》中所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后起的道教继承了先秦道家对生命苦短的怜悯与关怀,但又不像道家那样在死亡问题上顺其自然转而追求精神的逍遥,而是试图以人力突破死亡的限制,进入肉体与灵魂一起长生不死的境界,并把具有此种超人能力的“人”称为“神仙”。所以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对生命(尤其是肉体生命)的珍惜、长生的信念及修仙的道术,而最能反映这些独特之处的则是魏晋时期的神仙道教。
葛洪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人物,他的《抱朴子》(内篇)则是为神仙道教建立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从《抱朴子·内篇》来看,创建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是论证神仙的实有,亦即长生的可能性。对于这个信仰方面的问题,葛洪采取了理性的方式进行论证,这也体现了神仙道教作为一种上层(士族)道教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