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论《系辞传》是稷下道家之作--五论《易传》非儒家典籍

作者:陈鼓应
近年来,我在《哲学研究》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易传·系辞》所受老于思想的影响》、《《易传·系辞》所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彖传与老庄》等文章。去年冬天,又完成了《易传与楚学、齐学》一文(国内尚未发表,收于《老庄新论》书中,香港中华书局91年版)。今年暑假,由于要开·“稷下道家”课程,又比较仔细地”研读了《管子》、《黄帝四经》、《易传》、《尹文子》、《慎子》等作品,特别是作为齐文化代表作的《管子》。我认为它们是与《论语》、《孟子》不同的一类作品。产生于齐楚环境下的道家学说。与邹鲁的孔孟儒学,确实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色。
本文专就《易传·系辞》之为稷下道家的作品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较为系统的看法。
首先要提到的是,精气说为稷下道家的“特产”,而《系辞传》中的精气说乃是继承稷下道家的代表作《管子四篇》(《内业》、《心术》上卞及《白心》)而来的。这是《系辞》之为稷下道家之作的第一个确证。
其次,《系辞》讲授占筮的方法并大事宣扬占筮的作用,而先秦儒家则反对占卜,从孔子到荀子,认为“善为易者不占”。《系辞》重视占筮的特点,则正与齐地有密切的关系。
再则,《系辞》中所表现的革新性,进取性及开放精神,也不是日愈衰退的鲁文化的产物,当是齐国社会文化背景的一种反映。
以下,就这几方面的论点,加以申说。
一、《系辞》重占筮与田齐尚卜之风
从前朱自清曾说:“孔子只教学生读《诗》,《书》和《春秋》,确没有教读《周易》。孟子称引《诗》,《书》,也没有说到《周易》。《周易分变成儒家的经典,是在战国末期。那时候阴阳家的学说盛行,儒家大约受了他们的影响,才研究起这部书。那时候道家学说也盛行,也从另一面影响了儒家。”(朱自清:《经典常谈》。下引同)
朱自清这段话大体上是不错的。不过《周易》经传之成为儒家的经典,恐怕要迟至两汉独尊儒术而经学盛行之后。秦始皇焚书坑儒,而不毁《周易》,大概就是一个注脚吧!
朱自清还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