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易学,因其过于执泥象数而逐渐陷入穿凿附会、繁杂琐碎之误区,至汉末的虞翻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虞翻又是一位易学领域的创造性哲学诠释学家,在诠释的形式下,他赋予《周易》以全新的学术生命和思想内涵,从而推出了别具一格的“周易虞氏学”。“周易虞氏学”无疑是一座亟待深入开掘的哲学宝藏。在这座宝藏中,旁通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即拟专就虞翻此一学说的哲理内涵作一番探析。
一
六十四卦中,凡所有同位之爻的爻性皆相反的一对卦,就构成旁通关系。例如乾卦与坤卦、屯卦与鼎卦、比卦与大有卦等即是。“旁通”一词,首见于《乾卦.文言传》:“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旁”谓广、遍。《传》意,作为符号形态的乾卦,其六爻发生变化,就会广泛通达于天人宇宙间的各种情势。虞翻则赋予“旁通”以全新的思想内涵,从而创立了旁通说。
通观今存于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虞氏《易注》,我们认为,虞翻的旁通说,其所彰显的,首先是一种阴阳相互涵摄、卦爻之象相互涵摄的深刻思想。
卦由阴阳两种爻画重叠所成。三画所成称经卦,六画所成称别卦。在虞翻的视野下,一个别卦卦体中,除自身而外,尚含有如下数卦:一下一上的两个经卦,二至四爻、三至五爻互体所成的两个经卦,初至四爻、二至五爻、三至上爻以四爻连互方式所成的三个别卦,初至五爻、二至上爻以五爻连互方式所成的两个别卦。
阴与阳相对待,互为旁通关系的两卦间,它们的所有同位之爻、整个卦体、下卦及上卦、内中的互体连互之象间,皆呈两两相对待之势。只是在虞翻看来,旁通卦间的这种对待关系,并非一种截然互斥、不可并立的关系,恰恰相反,却主要是一种一显一隐、相互涵摄的关系!依他之见,阴中涵摄着阳,阳中潜伏着阴。而两种爻画是阴阳的表征符号,卦爻画又表征着各种物象及物象状态。因此,他认为,互为旁通关系的两卦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