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学案》与《四库全书总目》对明儒评论之比较(二)
作者:高寿仙
5.对止修、泰州学派之评论
除上述各地王门学者外,还有师承王门而又别立宗旨者,学者们多称其为王门别派。这样的学派主要有李材的止修之学和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
据《学案》本传,李材初学于邹守益,“学致良知之学”,后几经变化,“拈出‘止修’二字,以为得孔、曾之真传”。李材抚治郧阳时,因改公署为书院,激起兵变,后又被劾冒功遭逮问,黄宗羲对此力予辩护。但对于止修之学,黄宗羲则颇不以为然,指出:“其实先生之学,以止为存养,修为省察,不过换一名目,与宋儒大段无异,反多一张皇耳。”《总目》对李材更是多所批评。《李见罗书》提要云:“材尝患世之学者每以朱、王两家格物致知之说争衡聚讼,因揭修身为本一言,以为孔、曾宗传,而谓知止即知本,又谓格物之功散见八条目中,以朱子补传为误。其学较姚江末派稍为近实,故顾宪成颇称之。然材在郧阳,侵官地为书院,至于激变诸军,狼狈弃城,仅以身免。及被劾遣戍,犹用督抚仪从赴谪所,为当代所非。黄宗羲《明儒学案》记之最详,则亦何贵乎讲学耶!”《观我堂摘稿》提要又云:“其学出于姚江,而稍变其说,遂开止修一派,与良知一派并传。然制行颇率意自恣。官巡抚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劾其破蛮冒功,逮问坐系十余年,谪戍福建,乃用巡抚仪从以往,为当时所怪。黄宗羲《明儒学案》谓其以师道自任,不因患难而改,不知者谓其不忘开府门面,则失之。然师道尊严,岂在鼓吹张盖?宗羲以姚江一派门户相同,从而为之曲说耳。”
对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黄宗羲的评价基本上是功过参半。《泰州学案》小序云:“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王艮)、龙溪(王畿)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在《学案》“王艮传”中,黄宗羲指出:“阳明而下,以辩才推龙溪,然有信有不信,惟先生于眉睫之间,省觉人最多。谓‘百姓日用即道’,虽僮仆往来动作处,指其不假安排处示之,闻者爽然。”对于王艮著名的“淮南格物”说,黄宗羲援引其师刘宗周之言,谓“后儒格物之说,当以淮南为正”,但又指出“第少一注脚,格知诚意之为本,而正修治平之为末,则备矣”。《总目》于王艮无多评论,只谓其《心斋约言》“皆发明良知之旨”。
王艮之子王襞,《学案》谓王阳明令其师事王畿、钱德洪,“心斋(王艮)没,遂继父讲席,往来各郡,主其教事,归则扁舟于村落之间,歌声振乎林木,恍然有舞雩气象”。《学案》认为王艮、王襞父子有味乎曾点之乐,但又指出:“然此处最难理会,稍差便入狂荡一路。……细详先生之学,未免犹在光景作活计也。”《总目》于《东厓遗集》提要谓王艮、王襞父子“同刻意讲学,非以文章为事者”,又引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语,谓王襞诗“亦有活脱之趣,然终非专门也”。王艮从弟王栋,亦师事王艮,所至以讲学为事,《学案》谓其为学大端有二,“一则禀师门格物之旨而洗发之”,“一则不以意为心之所发”。后一点因与刘宗周看法相合,故极得黄宗羲称赏。《总目》对于王栋,只是援引《学案》之言,指出其禅学倾向。《一庵遗集》提要云:“王守仁良知之学有泰州一派,始于王艮,栋为艮从弟,故独得其传,所至皆以讲学为事。…黄宗羲《明儒学案》,尝称栋‘意非心之所发’一语,为独得宗旨,而又谓泰州之学,时时不满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致阳明而为禅云。”
王艮弟子徐樾,先事王阳明,后卒业于王艮之门。徐樾的传承弟子中,有名于时者较多,且都浸染于禅。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的赵贞吉,其学即得之徐樾。《学案》谓赵氏“初不自讳其非禅学”。赵贞吉曾说过:“就禅教中分之为两,曰如来禅,曰祖师禅。如来禅者,先儒所谓‘语上而遗下,弥近理而大乱真者’是也;祖师禅者,纵横捭阖,纯以机法小慧牢笼出没其间,不啻远理而失真矣。”《学案》认为赵氏“亦从弥近理而大乱真者学之”,“若其远理而失真者,则断断无一好人也”。是对赵氏尚有所回护。《总目》《文肃集》提要谓:“贞吉学以释氏为宗。姜宝为之序曰:‘今世论学者,多阴采二氏之微妙,而阳讳其名。公于此能言之,敢言之,又讼言之,昌言之,而不少避忌,盖其所见真,所论当,人固莫得而訾议也。’其持论可谓悍矣。”对其宗释氏明显持批评态度。
徐樾弟子对后世影响最大者为颜钧,《学案》对其持批评态度。《泰州学案》小序云:“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抟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非复名教之所能羁络矣。……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柱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故其害如是。”又谓颜氏“平时只是率性所行,纯任自然,便谓之道,及时有放逸,然后戒慎恐惧以修之,凡儒先见闻,道理格式,皆足以障道”。颜钧弟子有名于世者为何心隐(本名梁汝元)、罗汝芳。何心隐之学,《泰州学案》小序谓“不随影响,有是理则实有是事,无声无臭,事藏于理,有象有形,理显于事”,并谓其“一变而为(张)仪、(苏)秦之学矣”。罗汝芳之学,《学案》本传谓“以赤子良心、不学不虑为的,以天地万物同体、彻形骸、忘物我为大”,并谓“虽素不识学之人,俄顷之间,能令其心地开明,道在现前,一洗理学肤浅套括之气,当下便有受用,顾未有如先生者也”。《学案》指出罗氏得禅学精髓,“然所谓浑沦顺适者,正是佛法一切现成”,“先生真得祖师禅之精者”;同时又指出不能因罗氏近禅就对其全盘否定,“若以先生近禅,并弃其说,则是俗儒之见,去圣亦远矣”。《总目》对罗氏近禅,则批评颇严。《一贯编》提要云:“汝芳习其师说,故持论恍洋恣肆,纯涉禅宗,并失守仁之本旨。……是当时持正之士已纠其谬,朝廷且悬为禁令,然运当末造,风气浇漓,好异者终不绝也。所以世道人心日加佻薄,相率而趋于乱亡欤!”《识仁编》提要云:“是书皆提唱禅宗,恣为幻杳之论,特假借程子以为名耳。”《近溪子文集》提要云:“其学出于颜钧,承姚江之末流,而极于泛滥。故其说放诞自如,敢为高论。”
罗汝芳有两大弟子,一为杨起元,一为周汝登。杨氏之学,与乃师一样,亦颇近禅,《学案》指出,“以夫妇知能言道,不得不以耳目口鼻四肢之欲言性,是即释氏作用为性之说也”。《总目》对于杨氏学术,严加抨击,《证学编》提要谓其“援儒入墨,诬诞实甚”,“变乱先儒,其流毒且及于经义矣”。《诸经品节》提要谓“起元传良知之学,遂浸淫入于二氏,已不可训。至平生读书为儒,登会试第一,官跻九列,所谓国之大臣,民之表也。而是书卷首乃自题曰比丘,尤可骇怪矣”。周汝登之学,《学案》批评“以性为无善无恶,失却阳明之意”,“即释氏之所谓空也”,并谓周氏“教人贵于直下承当”,“皆宗门作略也”。《总目》亦批评周氏之说,《圣学宗传》提要引《明史·儒林传》,谓:“汝芳传杨起元及汝登,起元清修姱节,然其学不讳禅。汝登更欲合儒释而会通之,辑《圣学宗传》,尽采先儒语类禅者以入。盖万历以后,士大夫讲学者多类此云云。”《海门先生集》提要又谓:“其释良知二字,谓‘良训甚也,当如至善、至德、至乐、太极、太初等。至字、太字,皆甚字之义,有不可拟议,不可名言之妙’。其立意新奇,非惟孟子无此说,即王守仁亦无此说。斯真龙溪末派,惟所欲言者矣。”
耿定向之学亦出于泰州,《学案》对其学术评价颇低,谓其学“不尚玄远”,“其说未尝不是,而不见本体,不免打入世情队中”。对于耿氏为人,《学案》更是颇多指责。《总目》对于耿氏,基本上亦持否定态度,但对其不尚玄远则有所肯定。《耿子庸言》提要云:“定向之学出于泰州王艮,本近于禅。然有鉴于末流之狂纵,不甚敢放言高论。故初请李贽至黄安,既而恶之,而贽亦屡短定向。然议论多而操履少,遂不免有迎合张居正事,为清议所排。讲学之家,往往言不顾行,是亦一证矣。”《耿天台文集》亦云:“大抵定向之学,兼讲作用。观其全集,大略可知。”对耿氏所著《先进遗风》,更颇加肯定:“是书略仿宋人《典型录》之体,载明代名臣遗闻琐事,大抵严操守、砺品行、存忠厚者为多。盖明自嘉靖以后,开国敦庞之气日远日漓,士大夫怙权营贿,风尚日偷。定向陈先进懿行以救时弊,故所记多居家行己之细事,而朝政罕及焉。……其间如曲誉李东阳之类,未免乡曲之私;提唱姚江之学,未免门户之见。然著书大旨不在是,略其小疵可也。”
耿定向、罗汝芳的弟子焦竑,以博洽闻名,《学案》称其“师事耿天台(定向)、罗近溪(汝芳),而又笃信卓吾(李贽)之学,以为未必是圣人,可肩一狂字,坐圣门第二席,故以佛学即为圣学,而明道(程颢)辟佛之语,皆一一绌之”。《总目》对于焦氏友李贽、鼓狂禅,痛加抨击,《焦弱侯问答》提要云:“竑师耿定向而友李贽,于贽之习气沾染尤深,二人相率而为狂禅。贽至诋孔子,而竑亦至尊崇杨墨,与孟子为难。虽天地之大无所不有,然不应妄诞至此也。”《易筌》提要云:“是书大旨,欲以二氏通于易,每杂引《列子》、《黄庭内景经》、《抱朴子》诸书以释经。史称竑讲学以罗汝芳为宗,而善耿定向、耿定理及李贽,时颇以禅学讥之。盖不诬云。”《阴符经解》提要亦云:“盖竑与李贽友善,故气类熏染,喜谈禅悦,其作此注,仍然三教归一之旨也。”但《总目》亦认为焦氏博学,《中原文献》提要谓:“竑虽耽于禅学,敢为异论,然在明人中尚属赅博。”对于焦氏所著诸书,《总目》区别对待。有的予以否定,如谓其《国史经籍志》“丛抄旧目,无所考核,不论存亡,率尔滥载,古来目录,惟是书最不足凭”;有的予以肯定,如谓其《老子翼》“不立道德经之名,亦不妄署篇名,体例特为近古,所采诸说,大抵取诸道藏,多非世所常行之本,竑之去取,亦特精审”,“盖竑于二氏之学,本深于儒学,故其说儒理者多涉悠谬,说二氏之理者转具有别裁云”。
管志道的学术渊源,《学案》谓其受业于耿定向,《总目》则谓其学出于罗汝芳。据《泰州学案》小序,管氏“著书数十万言,大抵鸠合儒释,浩汗而不可方物”,并谓其“平生喜谈鬼神梦寐,其学不见道可知。泰州(王艮)张皇见龙,东溟(管志道)辟之,然决儒释之波澜,终是其派下人也”。《总目》对于管氏之学,亦大加批评。《孟义订测》提要云:“是书诠解《孟子》,分订释、测义二例。订释者,取朱子所释而订之,测义者则皆自出臆说,恍惚支离,不可胜举。盖志道之学出于罗汝芳,汝芳之学出于颜钧,本明季狂禅一派耳。”《问辨牍》提要云:“志道之学,出于罗汝芳。原本先乖,末流弥甚,放荡恣肆,显唱禅宗,较泰州(王艮)、龙溪(王畿)尤甚。其《答王塘南书》,谓‘孔颜真是即心是佛,即经世是出世,与文殊之智、普贤之行,两不相违为’。其宗旨可见矣。虽为儒言,实则佛教。”《从先维俗议》提要亦谓其讲学语“理杂二氏”,“盖心学盛行,而儒墨混而为一,是亦明季之通病矣”。
泰州学派中在摆脱名教羁络方面走得最远的是李贽。李贽曾师事王艮之子王襞,泰州后学耿定理、焦竑等皆曾与李贽交往密切,故李贽理所当然应属泰州一派,但因其走得过远,故黄宗羲未将其列入《学案》。《总目》将李贽视为名教之罪人,屡加抨击。《藏书》提要云:“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排击孔子,别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为罪不容诛。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同时若焦竑诸人,几推之以为圣人,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犹有尊信不疑者。如置之不论,恐好异者转矜创获,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暴其罪焉。”《初潭集》提要云:“大抵主儒释合一之说,狂诞谬戾,虽粗识字义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书,当时人心风俗之败坏,亦大概可睹矣。”《李温陵集》提要云:“贽非圣无法,敢为异论,虽以妖言逮治,惧而自刭,而焦竑等盛相推重,颇荧众听,遂使乡塾陋儒,翕然尊信,至今为人心风俗之害。故其人可诛,其书可毁,而仍存其目,以明正其为名教之罪人,诬民之邪说,庶无识之士不至怵于虚名,而受其簧鼓,是亦彰瘅之义也。”
泰州后学中,也有不满于禅学倾向者。如方学渐,《学案》谓其“见世之谈心,往往以无善无恶为宗,有忧焉,进而证之于古,溯自唐虞,及于近世,摘其言之有关于心者,各拈数语,以见不睹不闻之中,有莫见莫显者,以为万象之主,非空然无一物者也”。《学案》对方氏说法表示反对,认为其言“煞是有病”,并谓其“在泰州一派,别出一机轴矣”。《总目》因方氏排斥玄寂,对其有所肯定,《心学宗》提要云:“是书专明心学,自尧舜至于明代诸儒,各引其言心之语,而附以己注。其自序云:‘吾闻诸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闻诸孟子仁,人心也,闻诸陆子心即理也,闻诸王阳明至善心之本体。一圣三贤,可谓善言心也矣。’盖学渐之说本于姚江,故以陆王并称。……大意谓主心体至善,一辟虚无空寂之宗,而力斥王畿《天泉证道记》为附会,故其言皆有归宿。宪成序其首曰:‘假令文成复起,亦应首肯。’盖虽同为良知之学,较之龙溪(王畿)诸家犹为近正云。”
三、对明后期非王学诸儒之评论
在王阳明心学兴起和传衍的过程中,不断有思想家与之辩难,甚或对其展开尖锐批判;这些批评者中,有湛若水等与之宗旨相近的思想家,但更多的是学术宗旨与之相对的程朱学者。此外,明后期许多学者,虽然论学宗旨与王学不合,甚至对王学持激烈反对态度,但其学术思想实际上已受到王学影响,往往带有兼糅朱、王的色彩。
1.对甘泉学派之评论
甘泉学派与王学同时并立,两家弟子互有出入,正如《甘泉学案》小序所说:“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
甘泉学派的创始人湛若水出于陈献章之门。据《学案》介绍,湛氏“与阳明分主教事,阳明宗旨致良知,先生宗旨随处体认天理,学者遂以良知之学,各立门户”。有人以为“天理即良知也,体认即致也”,试图调和两家之说,《学案》则认为“然先生论格物,条阳明之说四不可,阳明亦言随处体认天理为求之于外,是终不可强使之合也”。对于湛氏批评阳明之言,《学案》力加批驳,认为湛氏所言“不足为阳明格物之说病”,“仍为旧说所拘”,“其言终觉有病也”。《总目》认为湛氏为学与程朱不合,《甘泉新论》提要云:“若水之学以虚明为宗,故其论心则以为主一而无物,其论性则以宋儒理气对举为非,视程朱所论颇殊。”又指出湛氏之学与王学并立,而与宋程颐相近,《遵道录》提要云:“初与王守仁同讲学,后各立宗旨。守仁以致良知为宗,若水以随处体验天理为宗。守仁言若水之学求之于外,若水亦谓守仁格致之说不可信者四。学者遂分王湛之学。若水得力于献章,每教人静坐,其学洒然独得,故于宋儒中独推尊明道,所谓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也。”
湛氏之学在明代一直传衍下来,但其后学的学术宗旨则未必固守湛氏之途辙。其中不少门人出入湛王二家。如湛若水及门弟子吕怀,主张“天理良知本同宗旨,学者功夫无有着落,枉自说同说异”,《学案》认为其说“就中指点出一通融枢要,只在变化气质”,并称其《心统图说》之论“极为切实,可以尽横渠(张载)之蕴”。但《学案》并不同意变化气质之说,认为“横渠之失,浑气质于性,先生之失,离性于气质,总由看习不清楚耳”。《总目》对吕氏著述,率加批评,称其《周易卦变图传》“大抵支离牵合,若有意义,而实非易之本旨也”,《箫韶考逸》“繁衍无当,又以阴阳术数之说附会其间,益杂糅矣”,《律吕古义》“其中心统之说,颇近释氏,所论亦时多牵合,未能得律吕之本也”。至于唐枢,虽出湛门,而其学更近王氏。《学案》称唐枢“于甘泉之随处体认天理、阳明之致良知,两存而精究之,卒标‘讨真心’三字为的”,“真心即良知也,讨即致也,于王学尤近”。《总目》则将唐氏当作王学末流看待,而大加抨击。如《宋学商求》提要谓:“其学援儒入墨,纯涉狂禅。所刻《木钟台稿》,无非恣肆之论。此编评论宋儒,大抵近于禅者则誉,不近禅者则毁,不足以辨是非。”《一庵杂问录》提要谓:“其论学以禅为宗,而附会以儒理。”《辖圜窝杂著》提要谓:“盖专言心学也。其大旨宗王守仁,……盖沿姚江之末派而失其本原,宜其惝恍无归矣。”《因领录》提要谓:“皆枢讲学往复书札。词意诞谩,多涉佛理。……其提唱禅宗,悍然无忌,又不止于阳儒而阴释矣。”《唐集辑要》提要谓:“枢之学纯出于禅,所言大抵空虚幻杳。”
唐枢的弟子许孚远、再传弟子冯从吾,为学皆尚笃实。《学案》称许孚远曾受学于唐枢,后“与四方知学者游,始以反身寻究为功”,又称其“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尝规近溪公(罗汝芳)为后生标准,令二三轻浮之徒,恣为荒唐无忌惮之说,以惑乱人听闻,使守正好修之士,摇首闭目,拒此学而不知信”。《总目》对许氏亦颇加肯定,《敬和堂集》提要云:“孚远之学,虽出于唐枢,然史称其笃信良知,而恶夫援良知以入佛者。故与罗汝芳、杨起元、周汝登断断相争。在姚江末派之中,最为笃实。冯从吾、刘宗周、丁元荐传其所学,皆能有所树立。”冯从吾学出许孚远,《学案》摘引其疏辩讲学之语,谓其学“全要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而于日用常行,却要事事点检,以求合其本体”。《学案》对于冯氏的“救世苦心”是赞许的,但不同意其“太将气质说坏”。《总目》于《冯少墟集》提要,对冯氏学术加以肯定,谓其“讲学之作,主于明理,论事之作,主于达意,不复以辞采为工。然有物之言,笃实切明。虽字句间涉俚俗,固不以弇陋讥也”。但对于冯氏提倡讲学,则力加批评:“士大夫自甲科通籍,于圣贤大义,不患不知,顾实践何如耳,不在乎聚而讲也。……无故而舍其职司,呼朋引类,使其中为君子者,授人以攻击之间,为小人者,借此为攀附之途,党祸之兴,未必非贤者开门而揖盗也。”
吕怀的弟子杨时乔,学术宗旨则近于程朱之学。《学案》撮述杨氏学术大旨是:“以天理为天下所公共,虚灵知觉是一己之所得。故必推极其虚灵觉识之知,以贯彻无间于天下公共之物,斯为真儒之学;若单守其虚灵知觉,而不穷夫天下公共之理,则入于佛氏窠臼矣。”《学案》对其说法不以为然,并讥其曲解阳明学说:“阳明于虚灵知觉中,辨出天理,此正儒、释界限,而以禅宗归之,不几为佛氏所笑乎?阳明固未尝不穷理,第其穷在源头,不向支流摸索耳。至于敛目反观,血气凝聚,此是先生以意测之,于阳明无与也。”《总目》对杨氏学宗程朱,加以称肯,《周易古今文全书》提要谓:“其大意在荟萃古今以辟心学说易之谬,所宗惟在程朱。”《杨端洁集》提要谓:“江右之学,惟时乔一本程朱,故集中《大学》、《周易》诸序,及孔、朱二像碑,皆力辟心学之误云。”
2.对攻驳王学诸儒之评论
据《诸儒学案》小序,列于《诸儒学案》中卷的学者,“皆骤闻阳明之学而骇之,有此辨难,愈足以发明阳明之学,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罗钦顺是当时最重要的王学批评者,曾致书王守仁进行论辩。《学案》认为,罗氏“论理气最为精确”,但又指出其“论心性,颇与其论理气相矛盾”。高攀龙曾称罗氏“自唐以来,排斥佛氏,未有若是之明且悉者”,《学案》深契斯言,引述之后,赞叹说:“呜呼,先生之功伟矣!”《总目》对于罗氏,颇予肯定,并对其排斥王学特加强调。《困知记》提要云:“盖其学由积渐体验而得,故专以躬行实践为务,而深斥姚江良知之非。尝与王守仁书,辨《朱子晚年定论》,于守仁颠倒年月之处,考证极详。此书明白笃实,亦深有裨于后学。盖其学初从禅入,久而尽知利弊,故于疑似之介,剖析尤精,非泛相呵斥、不中窾要者比。高攀龙尝谓自来排挤佛氏未有若是之明且悉者,可谓知言矣。”《整庵存稿》提要云:“钦顺之学,以穷理格物为宗,力攻王守仁良知之说。……然集中所作,虽意境平衍,而典雅醇正,犹未失成化以来旧格。诗虽近《击壤》派,尚不至为有韵之语录,以抗行作者则不能,在讲学诸家亦可云质有其文矣。”
崔铣对于心学亦排斥甚力。《学案》指出:“先生之学,以程朱为的,然于程子之言心学者,则又删之,以为涉于高虚,是门人之附会,无乃固欤!”可见并不赞成崔氏的做法。《学案》对崔氏的理气观深表赞同,谓“其言理气无缝合处,先生自有真得,不随朱子脚下转是也”。但对于崔氏“诋阳明不遗余力,称之为霸儒”,则深为不满,批驳说:“先生以知能心之用也,爱敬性之实也,本诸天,故曰良。今取以证其异说,删良能而不挈,非霸儒与?此是以心为知觉,以性为理,不可以知觉即是理之成说,颇与先生气即理之论自相反。”《总目》则称扬崔氏反对王学、宗守程朱,《洹词》提要指出:“铣力排王守仁之学,谓其不当舍良能而谈良知,故持论行己,一归笃实。其争大礼,劾张璁、桂萼,风节表表,亦不愧其言。所作《政论》十篇,准今酌古,无儒生迂阔之习。”《士翼》提要云:“其言皆讲学家之所深讳,而侃侃凿凿,直抒无隐,可谓皎然不自诬其心矣。”《读易余言》提要云:“其笃实近理,固不失洛闽之传矣。”
何瑭主张“儒者之学,当务之为急,细而言语威仪,大而礼乐刑政,此物之当格而不可后者也”,对于“理出于心,心存则万理备,吾道一贯,圣人之极致也,奚事外求”的看法,深表反对。《学案》谓其论“为阳明而发也”,并对其说大加讥讽:“盖力主在心为知觉、在物为理之说,固无足怪,独是以本原性命非当务之急,若无与乎修齐之事者,则与清谈何异?修齐之事,无乃专靠言语威仪、礼乐刑政与?真可谓本末倒置矣。”《总目》对于何氏提倡格致、躬行,表示赞赏,《柏斋集》提要云:“瑭笃行励志,其论学一以格致为宗。……故当时东南学者多宗王守仁之说,而瑭独以躬行为本,不以讲学自名。然论其笃实,乃在讲学诸家上。”但对于其好发异论,则表示反对,《柏斋三书》提要谓:“大都好为异说以自高。……论儒学则以朱子为欠明切,而真德秀《大学衍义》于大学之道实亦不知。皆所谓一知半解也。末有崔铣跋。铣学颇醇正,而极称所论之超卓,殊不可解。”
王廷相继承了宋儒张载的理气论,而又有所发挥。《学案》对其发挥,很不同意,指出:“先生之论理气,以为气外无性,此定论也。但因此而遂言性有善有不善,并不信孟子之性善,则先生仍未知性也。”《总目》肯定王氏之排诋禅寂,但严厉批评其偏执臆断。《慎言》提要云:“持论大抵不诡于正。然以拟议过贪诋诸儒,故罕考群言;以性灵弗神诋诸儒,故多凭臆见。……(《明史》)本传称‘廷相博学好议论,以经术称,于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及周、程、张、朱之书皆有所论驳,然其说多乖僻’。良得其实云。”《雅述》提要云:“《慎言》虽多偏执,犹不大悖于圣贤。此书则颇多乖戾。……今观其书,标举《中庸》修道之谓教为本,而多斥枯禅寂坐之非,未为无见。而过于摆落前人,未免转成臆断。……廷相以诗名一时,而持论偏驳乃尔。盖宏(弘)、正以前之学者,惟以笃实为宗,至正、嘉之间,乃始师心求异,然求异之初,其弊已至于如此,是不待隆、万之后始知其决裂四出矣。”
黄佐、张岳、李经纶等论学与王阳明亦不相合。《学案》谓黄氏“以博约为宗旨”,认为黄氏并不了解王阳明:“是时阳明塞源拔本论,方欲尽洗闻见之陋,归并源头一路,宜乎其不能相合也。然阳明亦何尝教人不读书?第先立乎其大,则一切闻见之知,皆德性之知也。先生尚拘牵于旧论耳。”《总目》对于黄氏,虽不满其所补注《皇极经世》及所著《乐典》、《六艺流别》等书,但对其学问颇予肯定,《泰泉集》提称其“明习掌故,博综今古,……在明人之中,学问最有根底”。《泰泉乡礼》提要亦谓其“虽恪守程朱,然不以聚徒讲学名,故所论述,多切实际”。张岳曾与王阳明论学,语多不契,“往往攻击良知”。在《学案》看来,张岳“不知理义只在虚灵之内,以虚灵为未足,而别寻理义,分明是义外也”。《总目》于《小山类稿》提要云:“史称岳博览,工文章,经术湛深,不喜王守仁学。今观集中《草堂》、《学则》及诸书牍内辨学之语,大都推阐切至,归于笃实近里。盖有体有用之言,固与空谈无根者异也。”李经纶“以理学自负”,对王、湛二家皆弗以为是。《学案》认为,其“与王、湛异者,大旨只在穷理二字。然先生之所谓理者,制度文为、礼乐刑政,皆是枝叶边事,而王、湛之所谓理,则是根本”。《总目》则认为,李氏的一些说法实与王阳明相近。《大学稽中传》提要云:“是编攻击朱子《大学章句》,深辟格物之说,而以诚意为根本,盖推衍姚江古本义也。…下卷为考证,引朱子书七条,陆九渊书六条,谓二人其初均有弊,其终均无所偏。亦王守仁晚年定论之余绪耳。”
3.对东林、蕺山学派之评论
明祚既终后,许多人以为清谈误国,对东林颇有非议,《学案》对这种看法深表愤怒,指出:东林“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智之徒,窃窃然从而议之,可悲也夫”!关于东林讲学之首唱者顾宪成,《学案》谓其“深虑近世学者,乐趋简易,冒认自然,故于不思不勉,当下即是,皆令究其源头……而于阳明无善无恶一语,辨难不遗余力,以为坏天下教法,自斯言始”。但在《学案》看来,所谓阳明无善无恶之说出于王畿,包括顾氏在内的批评者实际上是“错会阳明之立论”。《总目》对于顾氏开讲学之风,予以猛烈抨击。《小心斋札记》提要云:“宪成里居,与弟允成修宋杨时东林书院,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声气既广,标榜日增,于是依草附木之徒,争相趋赴,均自目为清流,门户角争,递相胜败,党祸因之而大起,恩怨纠结,辗转报复,明遂以亡。虽宪成等主持清议,本无贻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也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春秋》责备贤者,宪成等不能辞其咎也。”《泾皋藏稿》提要亦云:“明末东林,声气倾动四方,君子小人,互相搏击,置国君而争门户,驯至于宗社沦胥,犹蔓延诟争而未已。《春秋》责备贤者,推原祸本,不能不遗恨于清流。宪成其始事者也。……惟宪成持身端洁,恬于名利,且立朝大节,多有可观。其论说亦颇醇正,未尝挟私见以乱是非,尚非后来依草附木者比。故姑录其集,并论其末流之失,以示炯戒焉。”
东林讲学的另一位首倡者高攀龙,《学案》称其“一本程朱,故以格物为要”,但又指出其格物不合程朱之旨,并谓其“人心明,即是天理”等言“深有助乎阳明‘致良知’之说”。高氏曾批评王阳明致知格物之说,《学案》对此不以为然:“先生之格物,本无可议,特欲自别于阳明,反觉多所扞格耳。”《总目》对于高氏评价颇高,认为其学能兼采朱、陆之所长,并将其与其他讲学者区别开来。《高子遗书》提要云:“攀龙出赵南星之门,渊源有自。其学以格物为先,兼取朱、陆两家之长,操履笃实,粹然一出于正。……其讲学之语,类多切近笃实,阐发周密,诗意冲淡,文格清遒,亦均无明末纤诡之习。盖攀龙虽亦聚徒讲学,不免渐染于风尚,然严气正性,卓然自立,实非标榜门户之流。故立朝大节,不愧古人,发为文章,亦不专事词藻,而品格自高。此真之所以异于伪欤!”
钱一本亦为东林讲学之倡导者。关于钱氏学术,《学案》指出其得之江右王门王时槐者居多,并谓其“惩一时学者喜谈本体,故以工夫为主,一粒谷种,人人所有,不能凝聚到发育地位,终是死粒”。《学案》对他的这种说法表示赞赏,但不同意其“性固天生,亦由人成”之言,认为“性为自然之理,人力丝毫不得而与”,“圣不能成,愚不能亏,以成亏论性,失之矣”。《总目》于《黾记》提要,指出“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学,罕谈朝政,不甚与天下争是非,故亦不甚为天下所指目”。对于其所著《像象管见》,亦颇称许,谓“一本研究六经,尤邃于易。……虽间有支蔓,而笃实近理者为多,自称用力几二十年,亦可谓笃志矣”。但对其《四圣一心录》,则颇为不满,谓其“大抵皆无根之高论也”,又称其《遁世编》“芜杂殊甚,疏漏尤多”。
孙慎行、顾允成、史孟麟,亦为著名东林党人。孙慎行之学,《学案》称其“从宗门入手”,但孙氏“不以是为得”,谓“儒者之道,不从悟入”,“故舍学问思辨行,而另求一段静存动察工夫,以养中和者,未有不流于禅学者也”。《学案》尤其称道孙氏“发先儒之未发者,凡有数端”。《总目》于《元晏斋困思抄》提要,谓“其中颇多心得之语,然亦不免好出新论。……虽才辨纵横,足以自畅其说,然非经之本旨矣”。关于顾允成,《学案》称其“平生所深恶者乡愿道学”,“见义必为,皆从性命中流出,沈继山称为‘义理中之镇恶,文章中之辟邪’,洵不虚也”。《总目》则不称肯其文章而称肯其气节,《小辨斋偶存》提要谓:“允成文皆论诗讲学之语,书简居十之九,直抒胸臆,不事修饰。诗为《击壤集》派,亦不入格。然大节凛然,其封策奏疏,皆真气流溢,发于忠爱之诚,其不朽千古者,固在此不在彼也。”史孟麟师事顾宪成,《学案》谓其“因一时之弊,故好谈工夫”,批评其驳难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言,是“错会阳明之意是也”。《总目》之《亦为堂集》提要,称“孟麟持正不阿,屡忤权倖。……然则孟麟在东林中,为超然于门户外矣。至其文章则惟意所如,无复修饰之功,直以余事视之可也”。
《蕺山学案》系黄宗羲特为其师刘宗周所立。黄宗羲对其师极为推崇,《蕺山学案》小序指出,“今日知学者,大概以高(攀龙)、刘(宗周)二先生,并称大儒,可以无疑矣”;然高氏著述中有阑入释氏之语,故《学案》认为,“忠宪(高攀龙)固非佛学,然不能不出入其间,所谓大醇而小疵者,若吾先师(刘宗周),则醇乎其醇矣”。《总目》对于刘氏,亦极称誉,谓其学出阳明而能救其末流之失,与东林诸人游而不染其之习。《刘蕺山集》提要谓:“讲学之风,至明季而极盛,亦至明季而极弊。……宗周虽源出良知,而能以慎独为宗,以敦行为本,临没犹以诚敬诲弟子,其学问特为笃实。东林一派,始以务为名高,继乃酿成朋党,小人君子,杂糅难分,门户之祸,延及朝廷,驯至于宗社沦亡,势犹未已。宗周虽亦周旋其间,而持躬刚正,忧国如家,不染植党争雄之习。”《论语学案》提要称:“其传虽出姚江,然能救正其失。……盖宗周此书,直抒己见,其论不无纯驳,然要皆抒所实得,非剽窃释氏以说书,自矜为无上义谛者也。……卒之明社既屋,甘蹈首阳之一饿,可谓大节皭然,不负其言矣。”《圣学宗要》提要亦云:“宗周生于山阴,守其乡先生之传,故讲学大旨,多渊源于王守仁。盖目染耳濡,其来有渐。然明以来讲姚江之学者,如王畿、周汝登、陶望龄、陶奭龄诸人,大抵高明之过,纯涉禅机。……宗周独深鉴狂禅之弊,筑证人书院,集同志讲肄,务以诚意为主,而归功于慎独。其临没时,犹语门人曰:‘为学之要,一诚尽之,而主敬其功’云云。盖为良知末流深砭痼疾。故其平生造诣,能尽得王学所长,而去其所短。卒之大节炳然,始终无玷,为一代人伦之表。”
3.对出入朱王诸儒之评论
《诸儒学案》下卷收录的学者,学术观点颇为庞杂歧异,但对王学大多有所不满,甚至加以严厉批判。不过,这些学者由于生活于王学炽盛的环境中,多多少少都受到王学思潮的影响,许多人的学术思想带有出入朱王、杂糅朱王的色彩。
霍韬与王阳明之学不能相契,但他曾疏荐王阳明,谓“臣不如也”。从《学案》的记载来看,霍韬曾指出“阳明之学,一言蔽之曰‘致良知’,析曰‘格物’,曰‘知行合一’,均之致良知也”,可见他对阳明学说是有一定了解的。但他认为,“知有圣人之知,有下愚之知,圣人之知则可致,下愚之知则无所不至矣”。《学案》不同意霍氏的见解,认为其所谓“知”,“乃习染闻见之知也,恶得良?故圣人与下愚,相去倍蓗无算,如何致之哉?此真千里之谬也”。霍韬与张璁、桂萼皆因大礼议骤贵,颇受时讥。或许是霍氏曾推荐过王阳明的缘故,《学案》竭力为其辩护,谓霍氏虽与张、桂同贵,“然张、桂赋性倾险”,“而先生举动光明”。《总目》对霍氏,则极意贬损,《渭厓文集》提要云:“韬性强执谬戾,不顾是非。议尊兴献帝为皇考,则斥司马光不知忠孝,不当从祀孔庙;议合祀天地,则并诋及《周礼》,可谓无忌惮者。其他文亦皆争辨迫急,异乎有德之言。”
在大礼议中与霍韬观点相左的薛蕙,为学宗旨与王学颇有相合处。《学案》谓“其学以复性为要”,认为其说法“似是而非”。《总目》对于薛氏之诗极为赞赏,《考功集》提要谓:“正、嘉之际,文体初新,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声华方盛。蕙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古体上挹晋宋,近体旁涉钱郎。核其遗编,虽亦议拟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但对于薛氏之讲学,则大加讥讽,并谓其流入二氏,旨近王学。《西原遗书》提要云:“大旨尊陆九渊、杨简之说,毅然不讳其入禅。至谓释氏于六度万行未尝偏废,殊为驳杂。蕙本诗人,足以自传于后,乃画蛇添足,兼欲博道学之名,又务立新奇,遁入异教。”《约言》提要云:“其学以复性为宗,故《性情篇》云:‘静者性之本,主静者复性之学也。’又云:‘静者自然之本体,动者后来之客感。’夫自有阴阳,即不能有静而无动,以动为客感,是二氏元寂之旨也。又曰:‘理即此心,此心即理。’夫理具于吾心,不可谓心之虚灵不昧者即理也,即心即理,是姚江良知之宗也,其去濂、洛、关、闽之学,固已远矣。”
在晚明学者中,吕坤最反对虚谈,不仅批评王学,对程朱理学亦抨击甚厉。然观其“我只是我”之言,以及菲薄程朱甚至孔孟的态度,似不能完全否定王学之影响。《学案》对吕氏颇为尊重,称吕氏“一生孜孜讲学,多所自得,大抵在思上做工夫,心头有一分检点,便有一分得处,盖从忧患中历过,故不敢任情如此”。《总目》则赞誉吕氏之笃实,认为吕氏能避免朱、陆两家末流之弊。《呻吟语》提要云:“大抵不侈语精微,而笃实以为本。不虚谈高远,而践履以为程。在明代讲学诸家,似乎粗浅,然尺尺寸寸,务求规矩,而又不违戾于情理,视陆学末派之猖狂,朱学末派之迂僻,其得失则有间矣。”《去伪斋文集》提要云:“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最为笃实。”惟对其《四礼疑》有所批评:“意在酌通古今,自成一家之学。其大旨亦本于《书仪》、《家礼》,然好用臆说,未可据为典要。……坤之学在明代最为笃实,独此一编,轻于疑古,白璧之瑕,虽不作可矣。”
与东林相友善的鹿善继、曹于忭,受到王门后学影响较多。鹿氏“读《传习录》,而觉此心之无隔碍也”,但《学案》认为他并非王学一派,而是“颇近东林诸子”。《总目》对于鹿氏,一方面肯定笃实,另一方面则点出其王学影响。《四书说约》提要云:“是书就《四书》以讲学,与明人讲义为时文而作者颇殊。……其持论亦颇笃实。然学出姚江,大旨提唱良知,与洛闽之学究为少异。”曹于忭与江右王门的冯应京为友,《学案》谓其与冯氏“以圣贤之学相砥砺,讲求兵农钱赋、边防水利之要”。《学案》指出,曹氏“所言仁体,即是《西铭》之注疏也。木则不仁,不木则仁,即上蔡之以觉言仁也”。《学案》特别提到,“以觉言仁,本是不差,朱子却以为非,谓知觉不可以求仁,仁然后有知觉”,《学案》认为朱熹的说法是讲不通的。《总目》对于曹氏,肯定其气节,而否定其讲学。《共发编》提要云:“是编乃为淮安推官时,讲学安定祠内,与门人问答之语。其持论多涉元妙。……是坐儒者之皋比,而演释迦之经咒,则何不披淄而开方丈也。”《仰节堂集》提要云:“故于忭之诗文,亦在理学举业之间,或似语录,或似八比。盖平生制行高洁,立朝风节凛然,震耀一世,远者大者,志固有在,原不以笔札见长。(冯)从吾序所谓非沾沾以文章名家者,为得其实。观是集者,谓之文以人重可矣。”
郝敬是晚明时期著述颇丰的一位著名学者,《学案》称“明代穷经之士,先生实为巨擘”。郝氏的学术宗旨,是“以下学上达为的”,《学案》不同意其说:“按先生之下学,即先生所言之格物也,而先生于格物之前,又有一段知止工夫,亦只在念头上,未著于事为,此处如何下学?不得不谓之支离矣。”《总目》认为,郝氏虽攻击王学,实际却受到王学很深影响。《时习新知》提要云:“自序谓早岁出入佛老,中年依傍理学,垂老途穷,乃输心大道。书中于周子《太极图说》、张子《正蒙》、邵子《皇极经世》及二程、朱子,无不肆言诋斥,谓宋儒设许多教门,主静持敬,操存省察,致知穷理,专内疏外,举体遗用,为浮屠之学。又谓世儒先知后行,以格物为穷理,以闻见为致知,皆非。是即王守仁知行合一、致知格物之说。然既借姚江之学以攻宋儒,而又斥良知为空虚,以攻姚江,亦可谓工于变幻者矣。”对于郝氏解经诸书,虽称其间有所得,但对其穿凿臆断抨诋甚厉。如《尚书辨解》提要谓:“盖敬之解经,无不以私意穿凿,亦不但此书为然也。”《仪礼节解》提要谓:“敬所作九经解,皆好为议论,轻诋先儒。”
在明朝末年,黄道周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儒。《学案》对于黄氏的品节,深表钦敬,但对其学术则不无微言,谓:“先生深辨宋儒气质之性之非,气有清浊,质有敏钝,自是气质,何关性上事?”《总目》对黄氏学术,则颇予肯定,《榕坛问业》提要云:“其大旨以致知明善为宗,大约左袒考亭而益加骏厉。书内所论,凡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随问阐发,不尽作性命空谈。盖由其博洽精研,靡所不究,故能有叩必竭,响应不穷。虽词意间涉深奥,而指归可识,不同于禅门机括,幻窅无归。先儒语录,每以陈因迂腐为博学之士所轻。道周此编,可以一雪斯诮矣。”对于黄氏所著诸书,则从书以人重的角度出发,大都加以肯定,但略摘其失误。如《洪范明义》提要谓:“惟其意存启沃,借天人相应之理,以感动恐惧修省之心,其文不尽合于经义,其意则与经义深有合焉。置其小节,存其宏旨,可也。”《月令明义》提要谓:“是又道周自为月令,蹈唐人之失,殊为未协。特其所注杂采《易象》、《夏小正》、《逸周书》、《管子》、《国语》,参稽考证,于经义颇有阐发。其胪举史传,亦皆意存规戒,非漫为推衍禨祥。则改经虽谬,而其因事纳诲之忱,则固无悖于经义也。”《表记集传》提要谓:“于经旨亦为牵合。然其借《春秋》之义,互证旁通,颇有发明。犹之胡安国《春秋传》,虽未必尽得经意,而议论正大,发挥深切,往往有关于世教,遂亦不可废焉。”《缁衣集传》提要谓:“道周此书,意主于格正君心,以权衡进退,所重在君子小人消长之间,不必尽以章句训诂绳也。”
孙奇逢在明末清初以讲学为事,世称大儒。《学案》对其冒死援救东林党人的节侠之气十分赞赏,称“燕赵悲歌慷慨之风久湮,人谓自先生而再见”。《学案》暗示孙氏学术未至精微,但对其传播学术之功颇加称誉,谓“北方之学者,大概出其门。先生之所至,虽不知其浅深,使丧乱之余,犹知有讲学一派者,要不可泯也”。《总目》认为孙氏之学出于阳明一派,但兼采程朱,颇为笃实。《岁寒居答问》提要云:“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和平,兼采程朱之言,以弥其阙失。”《理学传心纂要》提要云:“奇适行谊,不愧古人。其讲学参酌朱、陆之间,有体有用,亦有异于迂儒。”《四书近指》提要云:“盖奇适之学,兼采朱、陆,而大本主于穷则励行,出则经世,故其说如此。虽不一一皆合于经义,而读其书者,知反身以求实行实用,于学者亦不为无益也。”《读易大旨》提要云:“奇逢说易,不显攻图书,亦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发明义理,切近人事。……其平生之学,主于实用,故所言皆关法戒,有足取焉。”
四、小结:《学案》与《总目》学术旨趣之差异
《学案》与《总目》学术旨趣之差异,从《总目》对《学案》的评论中即可看出端倪。《总目》虽然承认《学案》“于诸儒源流分合之故,叙述颇详”,但在总体倾向上对《学案》持否定态度,认为其偏袒王学,维护门户:“大抵朱、陆分门以后,至明而朱之传流为河东,陆之传流为姚江。其余或出或入,总往来于二派之间。宗羲生于姚江,欲抑王尊薛则不甘,欲抑薛尊王则不敢。故于薛之徒,阳为引重而阴致微词;于王之徒,外示击排而中存调护。夫二家之学,各有得失。及其末流之弊,议论多而是非起,是非起而朋党立,恩仇轇轕,毁誉纠纷。正、嘉以还,贤者不免。宗羲此书,犹胜国门户之余风,非专为讲学设也。”在沈隹《明儒言行录》提要中,《总目》再次表达了此种见解:“初,黄宗羲作《明儒学案》,采摭最详,顾其学出于姚江,虽于河津一派不敢昌言排击,而于王门末流诸人流于猖狂恣肆者,亦颇为回护,门户之见,未免尚存。”
《学案》是否像《总目》断言的那样,存在着偏袒王学的倾向呢?对此,不同学者有不同回答。大多数学者认为,《学案》的学术观点确实具有明显的王学性质,但不能由此断言此书囿于一家之言,旨在表彰王学;事实上,《学案》体现出了一种兼综百家、和会异同的学术气度,它并不偏袒王学,更不是要立王学门户,而是试图建立一个评论学术是非的客观标准,即所谓“公道”、“公学”(参见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下卷,第28章)。也有学者认为,《学案》是理学内部陆王和程朱两派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此书并非一种对历史现象的单纯和公正的观察,而是要为王阳明思想辩护,确立王阳明思想在儒学传统中毋容置疑的重要意义;但《学案》又并非是纯主观性的作品,它的卓越之处,在于实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互相补充,这一点使它区别于后来的类似著作,那些著作或者是彻头彻尾的宗派主义的产物,或者是由许多人经手的百科全书式的汇编并缺乏一贯的观点(参见司徒琳《〈明夷待访录〉与〈明儒学案〉的再评价》,载吴光主编《黄宗羲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在这里,不可能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考察,但笔者比较同意后一种观点,认为黄宗羲撰写《学案》,确实含有确立和维护王学道统地位之意旨,但也正是由于有自己鲜明的“宗旨”,才使黄氏能够准确、敏锐地辨别和把握各家思想中精微的差别,从而使《学案》成为一部杰作。
至于《总目》对程朱派和陆王派的态度,《子部·儒家类》小序曾有所说明:“今所录者,大旨以濂、洛、关、闽为宗,而依附门墙、籍词卫道者,则仅存其目。金溪、姚江之派,亦不废所长,惟显然以佛语解经者,则斥入杂家。凡以风示儒者无植党,无近名,无大言而不惭,无空谈而鲜用,则庶几孔孟之正传矣。”此外,《总目》“凡例”中有一条云:“儒者著书,往往各明一义。或相反而适相成,可相攻而实相救,所谓言岂一端,各有当也。教研者无所别裁,则多岐而太杂,有所专主,又胶执而过偏,左右偑剑,均未协中。今所采录,惟离经畔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怀诈挟私、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至于阐明学术,各撷所长,品骘文章,不名一格,兼收并蓄,如渤澥之纳众流,庶不乖于《全书》之目。”从这些话来看,《总目》虽然也试图摆出不偏不倚的姿态,但其总的原则,却是要“以濂、洛、关、闽为宗”,“离经畔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可以说,《总目》虽然不喜欢理学家的空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不同意程朱的说法,但其总的思想倾向,还是要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的。从《总目》对儒学著作的评论中也可看出,《总目》对陆王一系的批评,远比程朱一系为多,在程度上也严厉得多。
《学案》特别注重归纳和提炼各家学术之宗旨。如仿其做法,只用数字概括《学案》与《总目》之宗旨,又当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学案》的学术宗旨,可以概括为“贵自得”;而《总目》的学术宗旨,可以概括为“崇笃实”。在《学案》序中,黄宗羲自述云:“羲为《明儒学案》,上下诸先生,深浅各得,醇疵互见,要皆功力所至,竭其心之万殊者,而后成家,未尝以懵懂精神冒人糟粕。”在《明儒学案发凡》中,他又指出:“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而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见,《学案》强调学者应有独自的思考和创新,而不赞成因循附合、人云亦云。《总目》“凡例”则云:“刘勰有言:‘意翻空而易奇,词征实而难巧。’儒者说经论史,其理亦然。……今所录率以考证精详、辨论明确为主,庶几可谢彼虚谈,敦兹实学。”又云:“圣贤之学,主于明体以达用。凡不可见诸实事者,皆属卮言。儒生著书,务为高论,阴阳、太极,累牍连篇,斯已不切人事矣。至于论九河则欲修禹迹,考六典则欲复周官,封建、井田,动称三代,而不揆时势之不可行。……凡斯之类,并辟其异说,黜彼空言,庶读者知致远经方,务求为有用之学。”可见,《总目》强调学者应当笃实、醇正,讲求有用之学,而不赞成虚谈空论、翻奇鹜异。
在对各家学者的评论中,两书基本上都将自己的宗旨贯穿进去。比如,关于明初程朱学者,《学案》屡谓其因循粗浅,而《总目》则屡赞其笃实醇正。再如,《学案》虽对王门后学之流入禅学者不满,但对王阳明本身及对它认为的王学正传(如江右王门),则评价甚高;而《总目》对王学各派,则多批评其玄虚放诞,而且在批评王学末流时,时常追根溯源到王阳明本人。再如,对于包括东林党在内的晚明讲学活动,《学案》认为其有助于学术、世道、人心,基本持肯定态度;而《总目》则认为讲学加剧了门户宗派之争,终至祸延宗社,因而对之猛烈抨击。当然,两书也并非截然对立,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对于流入狂诞玄虚、脱离名教羁络的泰州学派的一些学者,两书就都持严厉批评的态度。可以说,《学案》与《总目》的学术旨趣,总体看来存在着根本性的重大差异,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