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绪琴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1]老子在开篇就提出其哲学的中心范畴:道,那么何谓“道”呢?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也。”[2]即作为具体事物之道是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之道才是超验存在的形而上学之道。[3]接着,老子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其形而上之道。
首先,老子之道是终极创生之道。
在《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4]的表述早已肯定了“道”是宇宙之始的终极存在。老子则又从宇宙发生论的角度进一步确认道是世界的始基并给出了宇宙演化的动态过程。[5]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万物是由“道”逐步创生而来的,道不但是宇宙的质料因,又是宇宙的动力因。老子描述了道生万物的情景: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7]
对此句的理解是道是“有”还是“无”争论的导火索:道有论认为“道为之物”不是显有之物是什么?“有象”、“有物”、“有精”、“有信”这些不都是道为物的表征吗?而道无论认为,“恍惚”是对道处于“无”浑沌状态的描述,浑沌就是一片纯粹的“无”,老子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就更能表明“无”是天地的本原和万物的始基。
但是,不论道是“有”,还是“无”都难以回答这样一个二元悖论的问题:如果道是有,一个具体之物如何能成为无限物的始基呢?如果道是无,世界的质料又从何而来呢?显然,这一问题轻易地就终结了道有论与道无论的争论。因为,它们都是站在素朴实在论的立场上理解老子之道,这种理解方式明显是受了西方形而上学的薰染所致,总是试图要找出一个宇宙的始基来,并冠以“本体”之名。那么如何理解老子之道与有无的关系呢?老子之道的本体又是什么呢?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先后相随。”[9]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10]
对这几句进行推定可知,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有与无乃相生相伴,互为利用,无中含有,有中含无,并没有先后贵贱之分。可以说,正是“无”使“有”有了存在的根据,正是“有”使“无”有了起来。故道非有亦非无,而是道统有无,道具有“有”和“无”双重性格,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即道既不可归于“有”,也不可归于“无”。道有论与道无论显然把二者生生割裂开了:道有论只把“有”作为一种客观实在看待了;而道无论所凭依的“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句,据最近发掘的楚简研究原来是:“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11]即“有生于无”完全是由于出现衍字“有”造成的。其实,有与无相仿与阴与阳,“一阴一阳谓之道”,用老子话语则是“一无一有谓之道”,有无与阴阳一样只是道由浑沌之“一”开显出的两个对立的维度。作为道之维的有无决不是上述的经验比附的实在,否则就陷入了西方数千年来形而上学的泥沼。
既然,道是有与无的合体,那么它又是如何由有与无创生万物的呢?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2]万物是阴阳二气(或有无)相抱相冲达到“和”产生出来的,何为“冲”,冲即动,如何动,“反者道之动”,道是以自反的方式螺旋运动,如此相反相承的“动”才能达到“和”,在运动中达到和谐状态时就会发生交感作用而相互融合生出万物,即“和实生物”,但“和”不是没有差别的“和稀泥”,否则只可“和”出一物,此“和”是“和而不同”的和,方可“和”出万物。不妨再回顾一下老子宇宙创生理论:所谓“道生一”者,此“一”即有无(或阴阳)未分的浑沌;“一生二”者,是道开显出的有无(或阴阳)的两个维度;“二生三”者,是有无再加上“冲”这一生化作用;“三生万物”即是这三维共同作用而创生出万物。
由这一创生过程可以看出,道以有无冲和的方式创生万物,这里并没有任何天神的作用,道是自因、自成、自化,道只是以这些“自然”的方式生生变化。此“自然”非今日自然界之自然,“自”为自己,“然”为状词:什么的样子。“自然”即为是它自己的样子。言自然为自因者,是说道不以它物为因,只以自己为因,即“道法自然”;言自然为自成者,是说道以自因生出万物成其所是;言自然为自化者,是说道内在于万物之中,与万物一起生生大化。由此可见,道生万物之所以自成自化,在于其自因,此因不是“天神”,亦不是某种客观实在,而是道生万物所本的“生生大化”。
既然,宇宙的创生是道法自然生生变化而来,而作为宇宙一分子的人若想生生不息地生存发展下去,必也需效法宇宙的生生大化以获得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老子通过对宇宙终极创生的探寻就在于求索到宇宙“生生大化”的本体,进而获得人类生生不已之何以可能的启示与依据。
次之,老子之道是天人合一之道。
既然道是秉自然而创生万物,万物之生生不已也该效法自然。而人却为万物之灵者而独立开列,故有不同于万物(不含人)之处。故道就分化出天道和人道。万物(人之外的万物)自然而然地遵道而生,故万物之道(即天道)只以自然为法。而人因其有“灵”而未必本然地遵道而行,是故人道也应法天道而得生。
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13]看来,天道是拿有余补不足,而人道却反之,以不足奉有余。庄子则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何为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14]原来,天道为主,以自然无为行事,故闲而有尊;而人道为次,以顺欲有为为事,忙碌疲累。臣从于君,次从于主,故人道当从天道。
一部《老子》分为“道经”和“德经”两部分,“道经”部分重在言道(天道),“德经”部分则重在说人(人道)。虽曰天道远,人道迩,但天道不明,何谈人道,所求者大,所立者必要远,明天还是在为人。道家思维是以客体反观主体,从客体中找到主体的标准。因主体以任意性为事,往往事与愿违。[15]那么,天道又作何分解呢?
天道以“不争”的方式实现其主宰作用。“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16]“天也,颠也。”[17]即天是具有颠覆性的作用的存在者,这会使人首先想到“天帝”、“天神”,但老子否定了这一说法:“道盅而用之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18]道的产生在“象帝之先”,故道才是真正的主宰者,即使有人格神的存在,也是在道之后,受道的约束。但是,天道不是天神,其主宰性的作用(善胜)是如何产生的呢?老子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19]老子以水作喻把天道的主宰作用形象化地展现出来,天道不是靠玄而又玄的天神式的方式去宰制万物,而是靠类似于水的自然作用方式获得主宰地位。水处柔弱之位,它不与万物争利,反以己身滋润万物,故于万物无敌对的可能,也便使得万物不能须臾离开它,正因其为万物所用而使万物时刻离不得而间接地实现了它的主宰作用。道体是柔而不争的,故其作用却永不穷竭。“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20]“道也者,动不见其形,施不见其德,万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极。”[21]天道的主宰功能正是以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实现。胡适先生对此也大为赞赏:“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假设一个‘道’。”[22]
既然天道是以“不争”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实现其主宰作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则应是体悟天道以把握自己的命运。而人道如何体认天道并为己所用就在于一个“得”字上,得者,德也。得天道即为德,故求索天道以立人道的过程就是求德。老子在第五十章提出了“德”:“道生之,德畜之。”[23]如何理解老子之“德”,不妨先看一下老子后学对德的诠释,庄子曰:“物得以生,谓之德。”[24]管子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25]韩非曰:“德者,道之功也。”[26]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看法基本一致,即德之从于道得其性而成其所是也。今人牟钟鉴先生释为:“德是万物禀受于道而获得的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生命活力,即是该物之性,故曰:德者,得也。”[27]综上言之,德者,即为得道也,道是幽而不隐的,德是道之于物的外显。在人道,人的行为合于天道方得生即为德。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8]孔子把中庸作为高尚之德加以肯定和推行,他认为国民缺少这种德行已经很久了。为何中庸即为德呢?“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执其两端,而用其中。”[29]中庸者,中和也,中和者,天下之根本,致中和,天地万物各得其位,各得其生,天下也就达于道了。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其中”,是做得恰到好处。而恰到好处不就是自然而然的状态吗?故孔子所言之德即为人道之德。故人的实践活动的最大目标和最高价值即为修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0]儒家的学问即在极力督促人们通过学习反省修得明德,而达于至善。
天道是宇宙本体论的,而人识天道而能循道即为得道,得道是为德,德是道在人身上的实现,是主体与本体的统一,这时的道就成为主体化的道了,是为人道。如此,老子的宇宙论便自然而然地伸展到人生论。此时,老子哲学方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因为,若不返本求道,怎知人之初,不知生命之源,安身立命的基点则无处求索。
道既然是生命之道,那么就存在着有道与无道、得道与失道的问题,有道则生,无道则死,得道则成,失道则毁。故老子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31]天下有道,人们和平幸福地生活着,故战马用于耕载;天下无道,战乱不息,驹犊生于战地。人道主观能动性就在于求德、尚德,免除失道带来的灾难。尚德,在物即为流时应物,不泯物性;而在人则为尊重生命,不以人灭天,以随物性自生自灭,不妄为而更其期,方可使物尽其能,以人之本性生存发展,使人类社会蓬勃健康的发展,处处充满着生机。
综言之,天道所主的是宇宙的始源、演化、发展的实然之理,从本体论、存在论和规律论等角度阐释;而人道则是依据天道找寻人(小宇宙)的应然之则,从价值、伦理和道德等的维度进行开解。天道是人道的根据,人道是天道在人类社会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同时,人道反过来也会影响天道。天道本主“真”,人道当求“善”。当然,把道划分为天道与人道仅为论述方便,强为之分拆。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本来一体。天道与人道,只是一道。”[32]人与天一也,天道和人道本为一道,言天道时有人道,论人道时不离天道。天道与人道不是道的二元分立,而是道的一体两仪。如此,方可知老子之道为天人合一之道,非主客二分之道。老子之所以要“究天人之际”,这种终极的追问是要人类由认识天之“本然”而知人之“应然”,归底还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而西方哲学传统则先是树立“上帝”之无上神圣性,再由上帝关及人。如此,也就很容易失落人,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哲学从老子这里就没有再远离人。
[参考文献及注释]
[1]《老子》第1章.
[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东京:文求堂书店,(日本)昭和十四年版。
[3]老子道论被不少学者认为是远古的素朴实在论,但老子所言之道明显不是以经验的存在物为其对象,故此论不妥。
[4]《周易·系辞上》
[5]有不少学者说中国古代有不少本体说,什么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等,其实,这些都是道演化的中间环节而已。
[6]《老子》第42章
[7]《老子》第21章
[8]《老子》第1章
[9]《老子》第2章
[10]《老子》第11章
[11]聂中庆.《郭店楚简<老子>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152.
[12]《老子》第42章
[13]《老子》第77章
[14]《庄子·在宥》
[15]徐观复先生在他的《中国人性论史》上说:“老学的动机与目的,并不在于宇宙论的建立,而依然是由人生的要求,逐步向上推求,推求到作为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因此,道家的宇宙论,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哲学的副产品。”此论虽有道理,但本人则以为人生哲学不过是其宇宙论在人类社会中延伸和展现,故人生哲学当是其宇宙论的副产品。
[16]《老子》第73章
[17]《说文解字》
[18]《老子》第4章
[19]《老子》第8章
[20]《韩非子·解老》
[21]《管子·心术上》
[2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7.
[23]《老子》第52章
[24]《庄子·天地》
[25]《管子·心术上》
[26]《韩非子·解老》
[27]牟钟鉴.《论老子的“道”》[J].载《东岳论丛》1994(1),67.
[28]《论语·雍也》
[29]《中庸》
[30]《大学》
[31]《老子》第46章
[32]《二程遗书》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