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乔?木

一部《庄子》,洋洋洒洒,幻化无方,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仔细研读,在为它张狂奇伟的文学现象瞠目的同时,也不难窥视出庄子关于道德的一些真知灼见,于时于人,皆有教益。

一、 品德——《庄子》的道德标准

在给“品德”以客观描述的时候,庄子自有他所推崇的标准。庄子崇尚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提倡为人要胸怀坦荡,等生死;要奉养父母、讲孝道;要安贫乐道,不慕仕途,不移己志;要志趣高洁而不俗;要有高尚的价值观,且能谦逊待人。

庄子在《逍遥游》里为我们虚构了一条几千里长的大鱼,它幻化为一只几千里长的大鹏,大鹏乘六月海动时的狂飙,从北海飞往南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形象雄伟,志趣远大,庄子借鲲鹏比喻赞扬那些有远大理想的人,而那些目光短浅如蝉、鸠一样渺小卑怯、猥琐苟安的小人,是庄子所不齿的。

庄子把生死、利害都置于品德之外,认为生死、利害均是品德以外的东西,“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就必须抛开生死和利害,这样才能无牵无忧,坦然处事。

庄子认为,为人子女,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都要使父母安心舒适的生活,“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人间世》)做人要事亲尽孝,这是品德修养的根本。

《庄子?缮性》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趣俗。”——不因为享有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破逐流。庄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庄子?秋水》记述: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注:指担任宰相职)。”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于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就是这样,庄子宁愿自己像神龟一样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地里滚爬,也不愿意受统治者的驱使,即使是死后留下骨头珍藏于庙堂里受人尊崇。

品德高尚的人应志趣高洁而不俗。《庄子?秋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惠子做了梁惠王的国相,庄子要去看望他。庄子还没有到惠子那儿,就有人对惠子说:“庄子这次来,是要取代你,自己去做国相。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