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泗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就很注重道德教育,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三乐之一”,并由此形成了以性善论为核心,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培养崇高人格的德育观。在今天看来,孟子的德育观当然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有其唯心的成分,但也确有可以借鉴的、有益的东西。
孟子的德育思想建立在对人性的研究基础之上。他认为,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规定,“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是人所独具而不同于动物的本质所在。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道德品质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肯定人性之善,并认为循此一途,发而外用,普通人也能成圣成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可成尧舜”。
孟子的道德教育学说与其德治思想密切相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