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何静
摘 要:王阳明摒弃陆九渊对程朱理学的沿袭之粟,在继承陆学的心本论和工夫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缜密的心学体系,从而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关键词:王阳明;陆九渊;心学 
王阳明认为陆九渊心学是圣人之学:“象山之学简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大本大原断非余子所及也”;同时他也指出其欠缺:“未免沿袭之累”;有粗处。王阳明损弃陆九渊对程朱理学的沿袭之累,一扫陆学的粗陋,在继承陆学大本大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构筑了缜密的心学体系。本文试图论述王学是如何扬弃和发展陆九渊心学的。 
一、王阳明对陆九渊心学的继承 
1、借鍪陆九渊的心本论,建立心(良知)本体论。陆九渊借鉴佛道的心本论,认为人心是万物赖以存在的根据。他说:“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王阳明承袭了陆九渊之融通儒释道三教以创建心学的方法,这其中也包括借鉴陆九渊之汲取佛道的本体论思辨来建构心本论的思路。他的心本论“自圣人以至于愚人,自一人之心,以达于四海之远,白千古之前以至于万代之后,无有不同。是良知也者,是所谓‘天下之大本’”即是这种继承的产物。 
2、汲取陆九渊的良知本心论,申明良知乃是非标准。陆九渊受孟子良知本心说和中国佛教心性本觉论的启示,认为每个人天赋的良知本心是道德评判的标准:“侧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