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廷湘
提要:宋代理学家在排斥佛学和道学问题上力图超越唐代诸儒,试图从理论源头上昭明儒学与佛道的界限,从根本上揭明佛道之非。但是,理学家的努力最终并未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仍然未走出以义利公私之辨的尺度批评佛道的窠臼。在这个意义上,理学家排斥佛老的努力是失败的。
主题词:信仰 理学 佛学 道学
一
魏晋以降,儒学受到佛道的挑战,儒释道三家之学开始了互相排斥和逐步融合的进程。至唐宋时期,道学影响减弱,而佛学影响则成扩张之势。士大夫崇佛之风日益浓烈,两宋诸儒,门庭路径,半出入于佛老。(全祖望《鲒琦亭外编诽庹嫖魃郊罚┞逖u422戳⒄叨t程中之大程及程门弟子亦多出入佛老,或流入禅门窠臼。因此,唐宋诸儒急起排斥异端之学,尤其着力于排佛。二程说:
佛学只以生死恐动人,可怪二千年来,无一人觉此,是被他恐动也。……至如禅者,虽自曰异此,然要之只是此个意见,皆利心也……庆生云:不怛化者,意亦如此也。如杨、墨之害,在今世则无之。如道家之说,其害终小。唯佛学,今则人人谈之,弥漫滔天,其害无涯。(《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二程从释道外在影响力的大小之异,倡言以排佛为先。朱熹则从二者理论上的异同论断佛学危害尤甚,儒门当首先排拒。
有言庄老禅佛之害者。曰:禅学最害道,庄老于义理绝灭犹未尽,佛则人伦已坏。至禅则又从头将许多义理扫灭无余。以此言之,禅最为害之深者。(《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理学诸子以佛危害最深,视佛学为最不可宽容的异端,因此于排佛尤为着力,而排老次之。
在魏晋以降的儒佛道对抗中,佛道在理论上略占优势。佛道,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