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辽夏金元时期的儒学经过两宋时期理学化的发展,儒学完成了一次新的转折,重建了儒学的新体系,此即人们常说的新儒学。不过,新儒学的影响范围主要在北宋和南宋的统治区域,而当时与两宋先后处于分裂状态的辽夏金等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区域并没有受到新儒学的及时影响。他们所接受的儒学影响基本上还是儒学的那些传统内容,只是到了元朝的时候,情况才有些微改变,两宋的新儒学即程朱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不仅开始在元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而且儒学本身也有了新的发展。
一、辽朝儒学
辽朝自916年立国,到1218年西辽灭亡,前后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时间。此期间,辽朝的统治者虽然也信奉佛教和道教,但儒学在辽朝依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似乎是儒家学说。
在辽朝立国之始,统治者就注意吸取汉族统治者利用儒学进行统治的成功经验,极力提倡儒学。尤其是辽朝的贵族群体,更加对儒学崇拜与信奉,尊孔子为"大圣",并不断向汉族统治区域派遣人员学习。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开主张祭祀孔子,以为孔子大圣,宜为万世所尊。
与此同时,辽朝的统治者还注意吸收尊奉儒学的汉族知识分子加入他们的统治队伍,较早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举考试体系,以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巩固统治。976年,辽景宗时下令恢复南京礼部试院,计划实行科举考试。至辽圣宗时,正式实行开科取士。各地也纷纷建州学和孔子庙,举国上下一片尊儒之声,一派儒家文化欣欣向荣的景象。
到了辽朝的中后期,儒学的地位已有相当大的提高,基本上占据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各地的孔庙一般都得到了很好的修缮,儒家学说也随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