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分裂的时间相当之长——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这些时代并不怎么美好。相反,周、汉、唐、宋、明等统一的时代,则是中国文明最为鼎盛的时代。因此,统一是一种正面的政治价值。那么,是什么力量维持了统一,在分裂的时代推动统一并推动中国文明与政治涵括范围的不断扩展呢?这应该要归功于是儒家和儒家士人群体。
回溯历史,这还得从《论语》第二句话说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的弟子来自远方,不限于鲁、卫、宋等华夏传统邦国,还来自晋、楚等远方各国。孔门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天下”,各国士人自然地生活于精神性团体中,彼此并无任何隔阂。正是来自各方陌生人的群体生活形态,让孔门弟子、让儒家士君子具有明确而自觉的“天下意识”。
儒家之学也是天下视野的。尽管天下正趋向于纷争、分立,但孔子教给弟子者,乃是华夏天下共同之文——六经。孔子、儒家向来是以“天下”为基本思考单位的。比如,他们的理想是行道于天下,而并不仅限于某一国。这一点至关重要。霍布斯、哪怕是卢梭所思考的都是邦国之治,儒家却一直在思考天下。
有“来”则有回。孔门弟子自四方来,随夫子学道,学成之后,大多数会返回其所来处。比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当然,现在,他的生命已与此前不同了。他学有所成,他具有治国平天下之理想。借助这种方式,儒家理念,也即华夏文明,向远方扩展。这就是华夏文明共同体范围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甚至是核心因素。
由此一来一回,五帝三王之道、孔子之术传播天下。由此,有儒生的地方就有中国文明,就是中国之人文化成,而形成一个天下范围的士君子群体,一种共同的理想开始普遍化于华夏天下。这是华夏天下最为重要的联结纽带。这些儒家士君子也许在最为偏僻的角落成为社会的现场治理者,但他们的知识、理想却是普遍的,他们总是心怀天下。
因此,孔子开创之学从一开始就是天下之学,并且塑造了一个散居天下、并具有坚定天下意识的士人团体。当政治权力趋向于分散的时候,这个士人团体的共同价值、信念却构成联结各国为一体的观念力量,进而成为社会与政治力量。中国没有如欧洲那样走向主权国家分立之格局,相反,称王之各国仍追求天下恢复一家,且最终确立秦汉天下,其根本原因就是生于孔门的天下一家意识。
实际上,在两千多年间,儒生群体都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团体,其规模也是相当庞大的。这个团体的成员分散在全国各地,通过师徒,他们结成纵向网络;又因为共同的传统文化知识、价值观,而结成横向的网络。儒生有地方性团体,每个地方的儒生都有各种社团生活,是这些全国性的儒家士君子团体维持了中国的政治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