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是儒家思想中最精华的部份,什么是中庸呢?可能很多现代的中国人已经不知道中庸的真实含义,以为中庸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独善其身、见风使舵、老谋深算等,其实并非如此。
“中庸”出自《礼记》第三十一章。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是说,上天给予了人善良的本性,按照自己本性为行事准则这就是道,而不断修自身的心性的过程被儒家称为教,这里也就是修炼的意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无论了什么下,都要坚持自己信守的大道原则,不能有片刻的离开。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那么作为君子,即使在群众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儆戒,不可以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即便在群众听不见的地方,也是一样。所以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人前,还是在人后,都要时刻心存向善而努力自修,就算是一个人独处之时也应如此。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时,在心中保持中正无偏倚,称之为中;若要表达就要符合节度,称之为和。天下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中,而和是天下一切事物要遵从的大道。如果天地万物稳定长存,那么万物的生长繁衍都是靠“中和”得以顺应天命,才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
可见,传统文化谈到的中庸是自身的心性修炼。而不是现在人所谓左右逢源,看风使舵,谁都不得罪。
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都有自己的中庸观,有道德修养的君子,说话做事都能符合中庸的准则;而小人恰恰相反,嘴上说中庸,说话做事却违背了中庸、君子之所以能符合中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随时能守住中道。而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没有心法的约束,不明事理,无所忌惮。
“和”主要是指对儒生行为的要求——“和而不流”、“发而皆中节”。孔子认为君子在与他人交往中,一言一行不能失常,又不能同流合污,任何事不能走极端。在人群中要低调不张扬,谁也不知道君子内心修炼到什么境界,君子自己却要内心“遵道而行”,持之以恒,不能因为看不到效果而半途而废,孔子认为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儒家经典中所推崇的“和”,不是“和稀泥,打圆场”,而是“择善而从”。孔子曾称赞舜帝算有大智慧的人,一心一意柄行中庸之道,他所推崇的“执其两端用其中”的真实含义是“隐恶而扬善”:看到别人做恶,不要模仿,而是引以为戒,使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不能放纵,而是开导别人弃恶从善;这样恶就没有滋生的土壤,就会销声匿迹。看到别人的善举,不要嫉妒,而是佩服学习,使自己也同样做好;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让善行散布到天下每个角落;这样善就会茁壮成长,发扬光大。因此隐恶扬善是中庸的前提。
所谓的中庸之道,总结后就是两个字“适度”。既不能达不到,也不能做过头。一般人理解的中庸,含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意,似乎被看作人生没有志向的中庸,这往往是强调了人对名利的追求。其实,人追求正法大道的心应是永无止境的,这是中庸的一面,而人在经济利益的追求上又应顺其自然,这是中庸的另一面。
有些嘴上说着中庸的人,在做人处事原则上不分善恶,没有真正向善的志向;在物质利益上却你争我抢,尔虞我诈,谈中庸的基点也是从维护利益出发。从而歪曲改变了“中庸”的内涵。
如果我们能真正的理解中庸的本意,想一想自己一生所勇于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不可片刻放弃的东西,要在经济利益上看淡点,放弃过多欲望和执念,知足常乐的态度面对生活,才能真正享受到自己的人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