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儒家 >正文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姜海军
摘要:《程氏易传》是程颐理学的代表作,而其成书以及后来的流传情况,学界一直没有一个清楚的考释,本文专就此问题作一研究。

关键词:程颐;程氏易传;易学;版本

北宋的理学家程颐为《周易》作传,现通行本均作《周易程氏传》,又称《周易程传》、《易程传》、《伊川易传》、《程氏易传》等。该书是程颐对《易》的经和传所作的注释。关于它的成书以及流传情况,直到现在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考释,本文就此作以考证。 

一 

《程氏易传》的酝酿和写作当始于程颐青少年时期。周敦颐是程颐易学最早的启蒙老师: 

《粹言》:“子谓门弟子曰:昔吾受《易》于周子,使吾求仲尼、颜子之所乐。要哉此言!二三子志之!”(第1203页)[1]

此时程颐十四五岁,《伊川先生年谱》中也提到程颐“年十四五岁,与明道同受学于舂陵周茂叔先生”(《伊川先生年谱》,第339页)[2]。在程颐18岁的时候,曾上书仁宗皇帝,希望改革时政,“不报”。于是,便游太学,见到了胡瑗,“得先生所试,大惊,即延见,处以学职”(《伊川先生年谱》,第338页)[2]。程颐于此开始了他传道授业的事业。这一时期,他闻习了胡瑗的易学。也就是在这时程颐收了他的开门弟子吕希哲,随后“四方之士,从游者日益众”(《伊川先生年谱》,第338页)[2]。程颐传道授业,自然要有所本,盖《易传》的写作当酝酿始于此。程颐在25岁的时候,即嘉祐二年(1057),他的易学思想已经很成熟,在开封与张载论《易》时,得到了张载的赞赏:“深明易道,吾所弗及。”(卷12,第437页)[3]至于程颐何时开始作《程氏易传》,时间不详,然而《程氏易传》的成书时间却可知为程颐被流放编管的时期,《伊川先生年谱》就有“元符二年正月,《易传》成而序之”的记载。元符二年(1099),程颐时年67岁。之前由于朝廷党争,程颐落败,被放归田里,编管涪州,《程氏易传》就是成书于这个时期,《伊洛渊源录》也云: 

元祐初,司马温公荐(按:伊川)侍讲禁中。……党祸起责涪州,先生注《周易》,与门人弟子讲学,不以为忧。(卷4)[4] 
这一时期,程颐集中精力完成了《程氏易传》。到了徽宗崇宁五年(1106)的时候,《程氏易传》早已成书,但程颐并没有将之传于他人,史书记载云: 

子为《易传》成,门人再三请传,终不可,问其故。子曰:“尚不祈有少进也乎?”时年已七十余矣。(第1205页)[1] 

五年,复宣义郎,致仕。(小注:见《实录》。)时《易传》成书已久,学者莫得传授,或以为请。先生曰:“自量精力未衰,尚觊有少进耳。”其后寝疾,始以授尹焞、张绎。(《伊川先生年谱》,第345页)[2] 

据这些史料可知,《程颐易传》早已写成,但并没有传于世人。程颐非常重视此书,力求精益求精,修改完善,故屡次推脱而不肯传授,这可以说是《程氏易传》得不到及时传布的直接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此时的客观因素:这一时期作为党争对立的双方——洛党和蜀党,斗争方炽,而洛党在斗争中处于劣势,作为党首的程颐不但政治行动上受到了限制,而且他在著书立说、传道授业上也受到了监视和迫害:

崇宁二年四月,言者论其本因奸党论荐得官,虽尝明正罪罚,而叙复过忧;今复著书,非毁朝政。于是有旨追毁出身以来文字,其所著书,令监司觉察。先生于是迁居龙门之南,止四方学者曰:“尊所闻,行所知可矣,不必及吾门也。”(《伊川先生年谱》,第345页)[2] 

于是,在党争方炽的情况下,程颐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问题,开始减少乃至停止他的讲学工作。《程氏易传》虽然写就,自然也因此而不传。 

后来,程颐晚年病危之际,将自己所作的《易传》传授给了尹焞、张绎,《年谱》对此曾作了记载“其后寝疾,始以授尹焞、张绎”(《伊川先生年谱》,第345页)[2]。但是,后来程颐的高徒杨时记载此事,却只提到了张绎,并不及尹焞: 

伊川先生著《易传》方草具,未及成书,而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卷25《杨氏校正后序》。)[5] 

其后,党论大兴,门人弟子散而四归,独张绎受其书于垂绝之日。(第1206页)[1] 

杨时的看法并不准确,因为在当时朝廷党争及程颐病危之际,他已经南行,并不在程颐身边,更不可能得到程颐的真传,所以他自己曾经也有“不及亲受旨训”(卷25《杨氏校正后序》)[5]的话。故杨时对程颐将其《易传》传授给哪位弟子,他是不清楚的,自然道听途说得出张绎传程颐《易传》的结论。

程颐传《易传》于张绎和尹焞二人的事实,这也可以从其它文献中得到佐证。如《程氏外书》记载: 

崇宁初,范致虚言:“程颐以邪说诐行,惑乱众听,尹焞、张绎为之羽翼。”遂下河南府体究。(卷18,第414页)[3]

当时朝廷党争的结果,洛党处于下风,党魁程颐成为政治迫害的对象,而此时只有尹焞和张绎始终在他身边,《宋史》也记载:“颐尝言‘吾晚得二士’,谓绎与尹焞也。”(卷428《程氏门人列传》。)[6]这些都可以证明,程颐最终会将其《易传》传给尹焞、张绎。

后来,张绎所传的《程氏易传》后为程颐弟子谢良佐得到,良佐又给予了杨时,杨时对之进行了校订: 

先生得疾,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而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政和之初,予友谢显道得其书于京师,示予,而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定,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先生道学足为世师,而于《易》尤尽心焉,其微辞妙旨,盖有书不能传者,恨得其书晚,不及亲受旨训。其谬误有疑而未达者,始存之,以俟知者,不敢辄加损也,然学者读其书、得其义,忘其言可也。(卷25《杨氏校正后序》。)[5] 

杨时所得《易传》“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于是他对之进行校订,“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其谬误有疑而未达者,始存之,以俟知者,不敢辄加损也”,经过杨时的整理,《易传》得以修复完善。可以说,经张绎所传、后被杨时所校订的《程氏易传》本成了流传后世最为原始的祖本之一。 

而尹焞所传的《程氏易传》本,也是遭逢坎坷,在靖康年间金兵南下并攻陷宋洛阳时,“焞阖门被害,焞死复苏,门人舁置山谷中而免”(卷428《程氏门人列传》)[6],后尹焞在从河南商州逃到蜀地的路途中,估计将所传《程氏易传》遗失。后尹焞“至阆,得程颐《易传》十卦于其门人吕稽中,又得全本于其婿邢纯,拜而受之”(卷428《程氏门人列传》)[6]。尹焞从吕稽中、邢纯手中得到《程氏易传》本,并对其进行了校订。但据文献记载,到南宋,尹焞所校订的《易传》本为吕祖谦所得,说明尹焞本人将《易传》校订之后,传之后人,此本也成为后来流传的祖本之一。 

 

宋代所传的《程氏易传》共有六卷,程颐长子程端中为《伊川先生遗文》所作的序中就有“先生有《易传》六卷”的记载。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载:“《伊川易解》六卷。崇政殿说书河南程颐正叔撰。止解六十四卦,不解《大传》,而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盖唐李鼎祚《集解》亦然。伊川平生著述惟《易传》为深,而亦不解《大传》。”(卷1《易类》)[7]《东都事略·程颐传》曰:“有《易传》六卷,《文集》二十卷。”皆记载为六卷。

今流传于世的《程氏易传》一般皆为四卷本,而不是宋代原来的六卷本,主要原因是宋代所传的《程氏易传》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了后人多次校订和改编所致。据文献记载,在传世本《程氏易传》基础上,进行校订的除了尹焞、杨时之外,还有后来的南宋朱熹和吕祖谦。吕祖谦在《书校本伊川先生易传后》中曾说: 

伊川先生遗言见于世者,独《易传》为成书。《传》摹浸舛失其本真,学者病之。某所藏本出尹和靖家,标注皆和靖亲笔。近复得新安朱熹元晦所订,雠校精甚,遂合尹氏、朱氏书,与一二同志手自参定,其同异两存之,以俟知者。既又从小学家是正其文字,虽未敢谓无遗恨,视诸本亦或庶几焉。会稽周汝能尧夫、鄮山楼锷景山方职教东阳,乃取刊诸学官。(卷7《书校本伊川先生易传后》)[8] 

吕祖谦得到了尹焞《程氏易传》“标注”本,另外又得到了朱熹《程氏易传》“雠校”本,于是,吕祖谦在尹、朱二本的基础之上,“手自参定,其异同两存之”,之后,此本为宋人刊行于学官。

之后,《程氏易传》的“学官”本在元代至正年间被覆刻,传于后世。清人耿文光曾见到此本,他在《万卷精华楼藏书记》中记载云: 

《易程传》六卷,《系辞精义》二卷,宋程子撰,覆元至正本,古逸丛书之四。黎氏叙目曰:“《程子易传》,《东都事略》、《直斋书录》载六卷,是为原本,钱遵王犹及见之。后世通行本并作四卷,大失程氏旧第。近金陵局刻依董氏《周易会通》区作六卷,实则未见原书。此本虽元时刻,然宋讳如贞、恒、桓、慎、敦等字多缺笔,则元翻宋版也。所有异同即附于逐行字句下,是东莱吕氏参定之遗,尤为难得。原书无吕跋,今丛《会通》中录出,补刻于后。《系辞精义》二卷,董真卿云:‘东莱集周子、二程子、张子诸家经说、语录及二程子门人共十四家之说,以补之,然则《馆阁书目》以为托名者,误也。惟卷首诸图为坊贾增入。’”(文光案:《程传》卷一至履、卷二至蛊、卷三至离、卷四至解、卷五至鼎、卷六至未济。)(卷1)[9] 

耿文光所见的《易程传》六卷、《系辞精义》二卷的覆元至正本,所覆底本乃吕祖谦所“参定”的本子,但底本吕本已佚。吕本的宋讳如贞、恒、桓、慎、敦等缺笔字在覆元至正本中仍存留。覆元至正本卷首,还有坊贾所增的诸卦图。耿文光还提及了《程氏易传》六卷本的编次: 

卷一: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
卷二: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

卷三: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习坎、离

卷四: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

卷五: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

卷六: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对于覆元至正本中出现的《系辞精义》二卷,按照元人董真卿的说法,是吕祖谦收集周敦颐、二程、张载等《经说》、《语录》,以及程门弟子共十四家之说,编次在正文后,耿文光也认同这样的说法。但瞿镛在《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则认为《系辞精义》并不是吕祖谦所纂辑,而是坊贾所为。他说: 

《东都事略》、《书录解题》并称六卷,盖皆未有《系辞解》之本。《郡斋读书志》则作十卷,与《宋史·艺文志》同。然《宋志》称《传》九卷,《系辞解》一卷。晁氏断不及见《系辞解》,其所称十卷者,盖别是一本。此本则《传》八卷,《系辞解》二卷。卷书虽同《宋志》,然又非旧第矣。《系辞解》不知辑自何人,此本首章后有云:程子无《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全解,东莱吕祖谦《精义》载程子解并及遗书,今并编入,续六十四卦之后,题之曰《后传》,庶程子有全《易》云。此数语,元刊《程朱传义》已有之。然考天台董氏《传义》附录、鄱阳董氏《周易会通》皆采《文集》、《语录》以补其阙,而不及《精义》,亦不称《后传》。元刊本不知《精义》是伪讬,疑出坊间所为。(卷1《伊川程先生周易经传十卷》)[10] 

这段话出自瞿镛对明刊本《伊川程先生周易经传》十卷所作的解题,他认为《系辞精义》二卷并非出自吕祖谦之手,而是坊刻者假托吕祖谦之名而作。他的理由是,宋元之际的史书、目录书并称《程氏易传》为六卷,一般都没有关于《系辞》解释的著述著录。另外,宋代天台董楷《传义》附录、鄱阳董氏《周易会通》也曾对《程氏易传》进行补遗,但也并没有提及《系辞精义》,可见元刊本并不知有《系辞精义》。后来明代所传的《程氏易传》本,才出现了《系辞解》,是后人假托吕祖谦之名而为。是否如此,可备一说。

《程氏易传》在宋代为六卷,史志目录以及私人目录都有著录。而后来《程氏易传》的编次还有十卷、四卷本的记载,且今传本《二程全书》中的《易传》也是四卷,缘由何在?编次不同的版本在于人为造成,各家所得只是不同的传本而已。

另外,《程氏易传》除了单刻流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流传形式,便是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程颐《易传》和朱熹《周易本义》的合刻本,此肇始于宋代天台董楷合刻的《周易传义》本,是书编成于宋咸淳年间。具体的合刻编排方式在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有所记录: 

《传义》合刻,盖始于天台董氏。……董书合《本义》数节之注以从程《传》,则标经文于上,见《本义》之分节,其程《传》分而《本义》合者则否。此则并标其起止,如《坤·彖》程《传》分四节,《本义》总注,则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止“安贞吉”,以明非专注“西南得朋”三句,然此节《本义》皆举经文,读者犹明。若《需·彖传》,程《传》以“《需》,有孚”至“以正中也”为一节,“利涉大川,往有功也”为一节,《本义》则合而注之曰“以卦体及两象释卦辞”。董书不标起止,不几疑专注“利涉大川”二句乎?至《系辞传》,董书采程子一章之说系于一节下,标曰“某止某”,而《本义》则分系各节而不合,又与前例相反;此则概从上下《经》之例,似矫董书之失而改之。鄱阳董氏有云:天台董楷据王本分为高下字行,以别四圣、二贤之《易》,已不能尽行于《系辞》诸篇,至近岁始出,不旋踵有废其书者,其即谓是与。(卷1《程朱二先生周易传义十卷》)[10] 
董楷将程《传》、朱《义》合编刊刻,割裂《周易本义》次序分布于《程氏易传》之下,“分为高下字行,以别四圣、二贤之《易》”,无非为了阅读和研究的方便,折衷义理和象数二家之说。四库馆臣也认为:“合程子《传》、朱子《本义》为一书,而采二子之遗说附录其下,意在理数兼通。”(卷3《经部·易类》)[11]后永乐年间官方所编的《周易大全》亦采此体例,流传至后世,这样扩大了《程氏易传》的流传和影响。 

合刻本虽然方便了学人了解程朱易学、理学,但是在文献保存方便却是不利的,这主要是因为《程氏易传》和《周易本义》在体例上不同,彼此割裂牵附,自然使得它们都失去了原样,为后世的研究造成了困难。加上程颐、朱熹二人在易学性质和义理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异,这样的合刻,无疑会混淆卦爻辞、卦爻象的解释。对此,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说: 

洪武初,颁《五经》天下儒学,而《易》兼用程、朱二氏,亦各自为书。永乐中修《大全》,乃取朱子卷次割裂,附之程《传》之后。而朱子所定之古文仍复淆乱,“《彖》即文王所系之辞,《传》者孔子所以释经之辞也,后凡言《传》放此”,此乃《彖·上传》条下义,今乃削“彖上传”三字,而附于“大哉乾元”之下。“象者,卦之上下两象及两象之六爻,周公所系之辞也”,乃《象·上传》条下义,今乃削“象上传”三字,而附于“天行健”之下。“此篇申《彖传》、《象传》之意以尽《乾》、《坤》二卦之蕴,而余卦之说因可以例推云”,乃《文言》条下义,今乃削“文言”二字,而附于“元者善之长也”之下。其“彖曰”、“象曰”、“文言曰”字皆朱子本所无,复依程传添入。后来士子厌程《传》之多,弃去不读,专用《本义》。而《大全》之本乃朝廷所颁,不敢辄改,遂即监版《传义》之本刊去程《传》,而以程之次序为朱之次序。相传且二百年矣。惜乎,朱子定正之书竟不得见于世,岂非此经之不幸也夫?”(卷1《朱子周易本义》)[12] 

《四库全书总目》也评价说: 

惟程子《传》用王弼本,而朱子《本义》则用吕祖谦所定古本,楷以程子在前,遂割裂朱子之书,散附程《传》之后。沿及明永乐中,胡广等纂《周易大全》,亦仍其误。至成矩专刻《本义》,亦用程《传》之次序。乡塾之士,遂不复知有古经,则楷肇其端也。(卷3《经部·易类》)[11] 

顾炎武对割裂《程传》、《本义》的作法,并举例提出了批评,认为董楷对程《传》和朱《义》进行割裂重新编排,不但造成了很多的谬误和随意删改的情况,同时两书也因此失去了其本来编次模样,以致于“乡塾之士,遂不复知有古经”,成为此书流传的不幸。

另外,《程氏易传》还有一个重要的流传形式,即作为《二程全书》的一部分进行流传,编次为四卷。《程氏易传》从六卷本变为四卷本,当为明人所为,清人杨守敬考察就有“《遗书》之四卷,为明人所并”[9]的说法。作为《二程全书》本的《易传》四卷本,始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达刻68卷《二程全书》本。徐必达首次将《程氏易传》与《程氏遗书》、《程氏外书》、《程氏文集》、《程氏经说》、《程氏粹言》合刊,至于他所用的《程氏易传》底本,至今不详,但是编次与其它《二程全书》本相同,为四卷:

卷一: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

卷二: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习坎、离

卷三: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

卷四: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明清以来,《程氏易传》便是以《二程全书》的形式流传,这也成为程颐《易传》流传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程氏易传》的编次从六卷本到四卷本演变,主要将原来的六卷中的前一、二、三卷合编为前两卷;后四、五、六卷合编为后两卷。

参考文献:

[1]程颢,程颐.程氏粹言[M].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2]程颢,程颐.程氏遗书[M].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3]程颢,程颐.程氏外书[M].二程集[Z].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朱熹.伊洛渊源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5]杨时.龟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吕祖谦.东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耿文光.万卷精华楼藏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0]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纪晓岚,等.四库全书总目[M].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原载《周易研究》2007年第5期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