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张丰乾
竹简《文子》1973年出土于定州八角廊村40号汉墓,墓主被确定为西汉中山怀王刘修,该墓位于河北省定州城关西南4公里的八角廊村,按照古文献学界的惯例,应称之为“八角廊竹简《文子》”。同时出土的还有《论语》等典籍。据竹简整理者介绍,中山怀王墓约于西汉末年被盗,由于盗掘者在墓中引起大火惊骇逃出,使墓中一些重要文物得以保存。竹简位于椁室东侧,虽因过火炭化避免了腐朽,但经过盗扰火烧,也使竹简受到严重损坏。竹简散乱残断,炭化的黑地上墨迹已多不清晰。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中,盛简木箱被不知情者搬倒,使竹简又一次散乱,并有一定损毁。
1981年定州汉简整理小组发表了工作简报,正式宣布发现了竹简《文子》。1995年12月,《文物》杂志发表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汉简整理小组所作的竹简《文子》释文,据整理小组介绍,八角廊竹简中初步被认定为是《文子》的竹简有277枚,2790字。现据今本《文子》,可看出其中属《道德篇》的竹简有87枚,1000余字。另有少量竹简文字与今本《文子》中《道原》、《精诚》、《微明》、《自然》等篇的内容相似,余者皆是今本《文子》中找不到的佚文。竹简中虽未发现篇题,但有“《文子·上经》”及“□经》者,圣知之道也”之语,另有“百一十八字”的标注,所以竹简《文子》很可能是分为上、下经的。笔者曾专门讨论过竹简本和今本的《文子》的关系,现作进一步的补充。*
二、异大于同:竹简《文子》与今本的比较

竹简本与今本在某些思想上的一致之处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有相当距离。
1、竹简本中的一些思想在今本中得到了训释(简文编号列于文前,引用今本未注明者,均出于《道德》篇,下同),说明今本晚出于竹简本。
0912卑退敛损,所以法天也。平王曰
——竹简本
卑者所以自下也,退者所以自后也,俭者所以自小也,损者所以自少也。卑则尊,退则先,俭则广,损则大。此天道所成也。
——今本
今本中没有竹简的原文,但对“卑退俭损”逐个训释,而且用“自下”、“自后”、“自小”、“自少”来解释它们,说明“卑退俭损”是出于自觉,有助于理解道家思想的真义。
2、竹简本中的一些思想在今本中得到了发挥和引申,说明今本必晚出于竹简本。
2482修德非一听,故以耳听者,学在皮肤;
0576以心学在肌月(肉);以□听者
——竹简本

文子问道,老子曰:“学问不精,听道不深。凡听者将以达智也,将以成行也,将以致功名。不精不明,不深不达。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凡听之理,虚心清净,损气无盛,无思无虑。
——今本
竹简文为“修德”,今本中却成了“听道”。今本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