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单世联
  1831年,黑格尔染霍乱病逝。哲人其萎,似也颇得其时:摧毁了神圣同盟和复辟的1830年革命开启了此后德国政治格局的风云激荡;1834年关税同盟的建立激活了德国的经济复兴──一个崭新的世俗世界已确然有力地君临着思维的故乡。旧制度的看守者、 “欧洲宰相”梅特涅公爵忧心忡忡地说:“经过深刻的考虑,我认识到旧的欧洲在开始走向终结,另一方面,新的欧洲还在酝酿中;在开端和终结之间将会是一片混乱”。(1)
方生方死之间,哲学和哲学家都面临着嬗变和调整。黑格尔生前即在普鲁士官方的支持下有意识地扶持一个黑格尔学派,30年代初,黑格尔学派已在德国精神生活中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它的阵地、俱乐部和刊物。当然,这决不意味着绝对精神的严整体系不存在可以炸开它的裂缝,对于黑格尔的宗教理论、它的实质及其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影响等等,大师死后便开始出现不同解释;关于黑格尔是否真的是泛神论者,关于上帝的品格和灵魂不死等问题,门徒们在理解中也不断出现热烈争论,一些人拥护大师哲学与宗教统一的思想,另一些人则否定这种统一,内部的分歧终于在1835年由于斯特劳斯的《耶稣传》出版而决裂。
黑格尔曾认为《新约》中四福音书的真实性问题并不重要,他感兴趣的是其象征性内容。斯特劳斯则认为它表达了人们深切愿望的奇迹,可以在其中找到基督教的本质。直接分歧是对四福音书的不同理解,而其冲突的背景,则是对宗教和哲学关系的不同看法。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宗教是由客观精神和主观精神综合而成的绝对精神的发展形式,在基督教以前的宗教中,宗教的概念是以特殊和不完全的形式实现的,而在基督教、特别是它的新教形式中,宗教概念则达到了它发展的顶点。基督教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它是绝对的完善的宗教。基督教既是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