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理性与经验的对立——近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

作者:符号
谈这个题目的起因很简单也很有趣。迄今为止,中国的知识界流行着两对据说是相互对立的观念,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的、辩证的(也常常被表述为“客观的”)就是正确的,唯心(也常常被表述为“主观的”)的与形而上学的就是错误的。这一类本来属于哲学——也就是学术——的判断,随着列宁提出的哲学的阶级性,逐渐变成了价值判断,有时甚至成为道德判断。主观唯心和形而上学被看作是为统治阶级、文化精英服务的工具。谁被说成是主观唯心或形而上学,不仅仅是哲学上有问题,其阶级性立场、道德人格都同时受到了质疑。 去年我回国与北大哲学系的朋友们闲聊,问起他们目前国内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与教学情况,他们异口同声地声明:唯物唯心、辩证形上的对立,在哲学专业之内早已经没有人关心了,只有那些思想陈旧的中小学教师还在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一套。但是,我恐怕这不是那些教师的思想陈旧,而是斯大林主持编撰的哲学名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依然是相关教学的标准教材的理论依据。我们前边提到的那些观点,都出自这本简单明了的哲学著作。 

新时代的哲学——理性与经验的对立 

哲学首先是一个指称很具体的东西,那就是西方哲学。随着西方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渐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哲学这个词才开始泛化。今天,如果我说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好像是对中国文化的贬低一样。事实上,一个文化的价值,甚至包括它在世界文化的地位,与有没有哲学并没有那样自然而然的关系。不管是老子的道德,还是孔孟之道,法家刑名,战国百家,当然都包含了很多哲学的东西,但是,它们其实都不是我们在西方哲学的意义上讲的哲学。用哲学的方法去研究它们,的确是很有意思的。但是,哲学研究远远不能穷尽这些思想体系。我们中国人要重新学习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语言去对待它们。 

那么,西方的哲学到底是研究的什么呢?极端简化地说,起源于希腊的西方哲学首先关心这些问题:事物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现象的背后是什么?我能不能、或者怎样才能认识事物、解释现象?所以,任何完整与彻底的哲学流派的核心都是认识论。 

在西方学界,哲学从时间上被分为古典时期(希腊)、中世纪(经院哲学)、新时期(文艺复兴以后)和现代(尼采之后)四个阶段。为了不把话说得太远,我就从新时代哲学谈起。新时代哲学首先有两个著名的学派: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等)都是欧洲大陆人,经验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洛克、休谟、霍普斯等等)都是英国人,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理性主义是大陆派,经验主义是英国派。 

不同的怀疑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新时代哲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怀疑,新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笛卡尔的哲学就是以怀疑为出发点的。在笛卡尔的名著《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閠hode》的前半部分,哲学家表达了追求真理的艰难,叙述了自己在哲学思辨中深刻的恐惧与怀疑。经过痛苦的历程,他发现,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都值得怀疑,但是,怀疑必然有怀疑的主体——我。因此,恰恰在我怀疑一切的时候,有一件事被得到了确凿的证实:作为怀疑主体的我的存在。因此,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Cognito,ergo sum)。 

笛卡尔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和几何学家。他在研究了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像之后,得出了与伯拉图类似的结论:世上的一切都是完美的数学与几何形式的不完美的个例。他认为,上帝创造了两个实体(Substanz),一个是认识的实体(Res Cognitans),这就是人的理性;一个是具有伸延性的实体(Res Extensa),这就是被认识的对象。这两个实体构成了整个的现实世界。笛卡尔认为数学和几何的方法才是真正可靠的方法,并将它们运用到哲学研究中。因此,笛卡尔的哲学被称为理性主义(Rationalismus或翻译成唯理主义)。这个名称来源于希腊文的“理性(Ratio)”。 

与笛卡尔相同,英国的著名哲学家休谟的哲学也是以怀疑为根本出发点的。与笛卡尔不同,休谟没有超越怀疑,建立一个他认为可靠的认识论体系,而是对整个哲学、人类理性作了最彻底的怀疑,并从这个怀疑走向了否定。休谟认为,人除去感官经验之外,没有任何真正的能力。最后,他甚至认为人也无非就是一些列感官印象的总和,所谓思想、概念、哲学思辨、形而上学(研究人类人认知能力的学问)都是虚假的。鉴于休谟和他的英国同事们对经验的重视,被称为经验主义(Empirismus)。 

康德与德国经典哲学 

休谟虽然彻底否定了传统哲学——特别是形而上学——存在的合理性,却是新时代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他以后的所有哲学家都必须首先回答休谟的那些尖锐的问题,都必须首先超越休谟。德国哲学大师康德就是在休谟的启发下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辨的,因此,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批判哲学。康德处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与彻底的怀疑论争论不休的时代,他的任务就在于超越这些争论,重新给哲学指出一条道路。康德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巨人。他认为,人类的理性在处理感关经验、认识现实世界时是可靠的,在超验的范围,诸如事物的本质、神的存在与否这类问题上,却是完全盲目的。 

康德与休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认为,人的理性要认识、把握感官世界,仅仅靠感官是不行的。康德经过研究,发现我们的理性不仅仅是感官经验无序的组合。人类理性中有一些先验(a priori)的东西,恰恰是通过这些先验的东西,我们才能获得概念、进行思维。相信人类理性中先验的认知能力,这不仅使得康德成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始祖,也使他成为德国经典哲学——德国唯心主义(Idealismus)——的始祖。原则上讲,康德以后的哲学,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康德哲学展开的。 

为了回答康德哲学中悬而未解的问题:事物的本质到底能不能被认知,德国唯心主义经历了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谢林的客观唯心主义,在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主义达到了顶峰。 

唯心主义这个现代汉语词汇是欧洲诸语言中相关词汇的直接翻译,是一个欧洲语言的汉语翻版。相关的词汇在原文中写做Idealismus,来源于拉丁文词根Idea(理想、理念)。从伯拉图开始,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表象。 

唯物主义与后来西方哲学的发展 

继承了经验主义的传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将经验主义推向了它的极端——感官主义。在费尔巴哈那里,所谓人,就是由他吃进的东西组成的;所谓思想,就是感官进入人脑的结果。所以他提出:人吃什么就是什么(Man ist, was er isst)。我们知道,费尔巴哈是唯物主义者,他的唯物主义被马克思、恩格斯所继承发展。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源泉:法国启蒙运动大师狄德罗。狄德罗就是那个主持编写《大百科全书》的人。他是一个笃信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不曾化很多精力研究哲学。尽管如此,狄德罗通过他的锋利的笔锋、作为启蒙运动主将的权威地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费尔巴哈、狄德罗的唯物主义有一个共同之处:无神论。他们对宗教、信仰都有极端尖锐的批判。这些相关的文字今天读起来依然给人痛快淋漓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正是继承了无神论的传统,并把这个从哲学研究获得成果转化为政治实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指导下建立的政权,对宗教信仰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彻底的打击。 

记得一位网友曾经说:唯物主义来自理性主义,这是对300年来欧洲哲学的发展路线缺乏基本了解。如前所述,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关系非常深刻,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是严重对立的。 

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斯罗特戴曾经开玩笑说:一百多年以来(尼采之后),哲学一直试图死掉,却总也死不成,因为,它还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这一百多年,西方哲学都在做些什么呢?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分成了欧洲大陆派和英美派。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主,20世纪的重要哲学家——无论是胡塞尔还是海德格尔——都在继续形而上学的研究,他们都继承了德国唯心主义的良好传统,在解释“本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与此平行,英美哲学家则继承了经验主义的传统,胡适的博士导师杜威发展了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波普则是批判经验主义的大师。最有意思的是,一些法国哲学家,如福柯,在欧洲大陆的声誉远远不如在美国响亮。法国哲学,特别是萨特与福科,都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条线上的大师,他们在英美的追随者远远多过在欧洲。马克思在英国的地位也比他的家乡德国高许多许多。在德国哲学家眼中,马克思的学问缺乏学术的严谨性。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