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作者:李东凯
本文包含以下六节:
一.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回顾。
二.黑格尔的错误的认识论和本体论。
三.我的新本体论。
四.人的本质是什么。
五.我的新认识论
六.怎样确定知识N符合对象?
一.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回顾。
黑格尔之后, 哲学发展的历程是这样的。首先是非理性的骚动。由于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没有人的地位,叔本华、克尔剀郭尔、尼采等以感性的方式强调人的自由、价值和创造性,强调提高个人的地位,强调人的能力。他们感性的对人的研究是理性能对人直接地本体化研究之前的哲学的必要补充。在理性哲学发展水平不高的时代,没有他们,哲学就无法代表人类文明的实际的发展。但他们的理论却不是对黑格尔理论的正面的、彻底的、理性的、本体性的扬弃。黑格尔的大厦不稳固,却不会在人们的责骂呐喊声中倒掉。
接着,随着科学研究具体事物的伟大的科学时代的到来,实证主义开始盛行。实证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除了观察到的以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拒斥形而上学,认为无法获得现象背后的实体或第一因对象的知识。
因此,实证主义违背哲学的本体论原则,不是正统哲学。实证主义的作用仅是支持对具体事物的科学研究,实证主义原则只适用于对具体事物的研究,却不是研究万物同一性体,万物根本规律的原则。不能从根本上以矛盾对立统一的原则整体性地研究万物的本质规律,所以其对哲学性对象的研究结论就是片面的、以偏盖全的,或只是现象陈述式的,超出可以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证主义的理论就是荒谬的。 

以具体领域的研究结论来诠释哲学必然得出谬论。由于哲学的发展到了需要时代的进程来解决具体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具体科学研究大发展,而哲学暂时休息。由于不明白哲学的这种进程,逐渐迷失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根本目的。在整个21世纪,尽是嘈杂,一片迷茫。

迷茫的人们找不到哲学的家,最后,在哲学领域的边缘地区辛苦耕耘,结果长出的却是两棵大草,一是分析哲学,另一是现象学
逻辑是论证方法,是科学的一个要素,属于哲学问题。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
没有更多数据...
专辑

收藏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