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之“心”究竟是什么呢?医学上对“心”的解释很简单,它就是心脏,一个可以起搏并将血液输送到全身的器官。但是,我们要从道德和情感、精神和灵魂、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心”就复杂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都阐述了“心”。其中,佛教认为心即佛,佛即心。佛家心性学说认为“明心见性”,是修行悟道的终极境界。修行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都是盲目修行,只有真正进入”明心见性“的层次和境界后,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所以佛教说,悟是真正的修行。
从佛家的角度来看,当你开悟时,你看到的是你内心“佛”,相当于现代社会认可的真我。见性则是意味着打破真我的束缚,回归空性,处于一种沉默和涅槃的状态,此时,就可以达到真正的生命自由了。
而道家对心的认知与佛不同。道家认为,心是后天元神,性则是先天元神。当代文始派传承人太易先生在《文始真经》精鉴中,就指出“心是后天元神,是先天元神经过格式化后,进入生命体后所形成的具有人格化的元神。而性则是先天元神,这个先天元神是由先天一炁,经左旋右转后所形成的。人与万物共用一个先天元神。”
儒家对于心的认知跟佛道都有所不同,王阳明虽然受佛道影响,但因儒家是入世之用的,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所言跟佛道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来看,王阳明认为:心是生命的本体,是生命的实相存在,在此心本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体、相、用”。最能体现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就是王阳明的四句诗,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王阳明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知道,王阳明心学关注的是心的本体,用之于世,并通过对心本体的体悟,达到心外兼修的内外通明境界,这也是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思想的根源。这与佛道对心性的研究不同,王阳明是以明了自身心之本体后,还要入世治世。这与佛道是不同的。
所以简单来讲心学讲的心就是天理,是道,是无极,是太极,是万物本源,是空,是佛,是宇宙本体,是自然规律,是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