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当前位置:汉程网 >哲学 >哲学文库
分享
  • 微信里发现点击扫一扫即可分享
评论
  • 0

《传习录》是明代王守仁的哲学著作集,王守仁,本名王云,浙江余姚人,学者称阳明先生,他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二十八登进士第,任刑部、兵部吏部主事,他是文人领兵作战的特殊人物,因镇压农民起义而受到朝廷重用,晚年讲学,有许多弟子,他的学说在晚明时期影响很大,他的著作后人编为《王文成公全书》共三十八卷,《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他的哲学代表作。

《传习录》分上中下三卷,卷上是王守仁讲学的语录,卷中是王守仁写给别人的七封信,卷下是一部分语录和《朱子晚年定论》(包括王守仁写的序和摘录的朱熹的三十四段话),这本书由王守仁的门人徐爱和钱德洪编辑而成,包括了王守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研究王守仁思想的主要资料。

52.jpg

《传习录》继承了陆九渊“心学”思想,加工论证了“心学”体系,谈到了心与物的关系,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他指出耳、目、口、鼻、四肢尽管可以有不同的感觉,但它们必须作用于心脏才能产生感觉他说心是感觉的主宰,是一切认的基础,任何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如果不用心便不会产生知觉,也不会意识到这个事物的存在和性质,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人心不在焉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都不会影响到我们就好像他们没有见过一样,王守仁把这种现象加以夸大和绝对化,认为所有的事物离开了心都不能存在,他说山的花“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还提出了“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理”是一种功能,没有心去感受事物物,物本身就不存在,哪里还有什么“理”。

《传习录》提出“致良知”的学说,“良知”就等于心,是万物的本源和主宰,就是“天理”,这天理就是人心中与生俱来的道德观念,“致良知”就是

道德修养实践的过程,针对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观点,王守仁认为“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时格物”,物不在心外,因此格物也就是闭门修养、体悟本心,“致良知”的作用是认识追求的目标和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一系列的伦理标准,“致良知”的目的是实践封建道德也就是“行”,王守仁认为不应该把知和行分成两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要意识到就会有相应的行动,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发现了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行为性,便把意识和人类的活动看作是一体的,他的这种观点也体现在生活之中,在镇压农民起义时,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他从事讲学,采取措施缓和阶级矛盾,以“破心中贼”为根本目的,《传习录》中所阐述的心理学的观点、“致良知”的理论、“知行合一”的理论,是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但也是强调道德价值的正确性和持久性,宣传和贯彻这种道德价值的方法,因此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哲学,体现了中国哲学的独创性。

54.png

《传习录》卷下的后半部分时《朱子晚年定论》,它是王守仁从朱熹的书礼中,搜集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相近的片段后汇编而成的,王守仁以此来说明朱熹晚年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完全一致,这样既肯定了自己的观点,打击了朱熹思想的垄断地位。

王守仁《传习录》中阐述的的心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发展影响很大,同时他在书中说,要求以心为本,蕴含着强调主体意识、自力更生精神、不依赖他人、不迷信权威的观点,冲击和推毁了封建伦理道德、对凝固的程朱理学,对封建时代的一些改革家、思想家、以及今天的企业家管理经营理念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王守仁只强调道德不重视知识,只重视直觉内省而忽视理性思维,反过来给后人带来消极影响。无论如何,和古代思想家相比,王阳明心学代表中国近代哲学的最高思维境界,这样的评价是名副其实的。

(责任编辑:lijie)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国学汉语

  • 字典
  • 康熙字词
  • 说文解字
  • 词典
  • 成语
  • 小说
  • 名著
  • 故事
  • 谜语

四库全书

更多>